安徽胡氏宗亲网
标题: 无锡惠山胡文昭公祠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1-16 09:03
标题: 无锡惠山胡文昭公祠
无锡惠山胡文昭公祠
胡祖福
无锡惠山胡文昭公祠(以下简称胡祠)是官方祭祀宋代大儒、教育家胡瑗的祠堂。官祭祠堂和家祭祠堂有明显的不同。官祭祠堂是由政府(官方)助建,助修,助祭,除本氏族后裔可以祭祀外,还是官方按年,按规定的顺序来祭祀某一人或几人的地方。家祭祠堂主要是本氏族的后裔祭祀先祖,是供奉氏族公认有贡献的祖先的地方。官方也可以去祭祀,但不一定按年按规定顺序来祭祀的。
胡祠也称胡瑗专祠,在华东共有五处,其中湖州,苏州,泰州三处建于宋朝,无锡,常州二处建于顺治末、康熙初。由于胡瑗倡导儒学经义,主张儒学实用。在教育上创立出一套“苏湖学规”,被朝廷定为太学及郡县学宫的“法式”而闻名。他曾主持太学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对宋代的儒学发展起过推动作用,被公认为宋代儒学宗师,宋神宗称他为“真先生”。因此在他施教的地方和故乡建立专祠。
据《清史稿·选举篇》记载,清朝前期为怀柔汉族的知识分子,培养大批有用人才,采用胡瑗“经义为体,治事为用”的教育方针,专设“经义”,“治事”两斋。胡瑗的历史作用再一次被重视。这是清代在无锡,常州建造胡瑗祠堂的时代背景。而且胡祠的规格高、规模大,其原因正是在此。可惜胡瑗在一般人的概念中是不存在的,就连他的后裔也很少有人知道。学者、专家研究他的人也很少。考察了解胡祠的建造过程,有助于了解时代背景和胡瑗其人。
胡瑗最小的孙子叫守权,号达庵,于宋绍圣三年(1096)迁居无锡,不久肇居胡家渡,形成安定胡氏的无锡派系,属于安定胡氏的八大派之一。大约过了350年后,其中有一支迁到堰桥村前,在那里形成一个大族群。于是,胡家渡族群称南宅,村前族群称北宅。在两大族群的带动下,胡祠经历了初建,重建,湮废,再重建的艰难历程,并逐步完善了一整套管理制度,直到祠堂归公有为止。
清顺治后期(约1660),胡氏后裔提出在无锡建造胡文昭公祠。查阅宗谱,当时无锡派还没有胡氏祠堂。筹建工作北宅比较积极,刚好湖南武陵人胡献征(文昭公二十二裔孙)在京城户部办事,经多方联系、协调,并征得朝廷同意,自费筹建胡祠。北宅的胡王宾,曾做过清河县令,召集北宅支派父老兄弟积极筹备,其中胡世昌慨然捐出惠泉山麓下一处荒芜的花园,约六亩地,作为建祠的地基。该地曾是明代名园邹迪光“愚公谷”的一部分。祠内有园,旧地曾是花园,因此胡祠也称“胡园”。胡祠实际占地四亩。1671年,裔孙王宾、琛、永禔等出资建祠堂“数椽”,并请无锡县令吴兴祚、虞督学一起参加第一次祀典活动。
康熙初年,朝廷清理祀典,淘汰一批祠宇,规范祭祀。为此,吴县令在胡祠建后申报上司确认。上司为难了,认为现在刚好要栽减,不便顶风。经县令吴兴祚多方设法,最后以编定“时祭牲品,无关额饷”等,即定好祭祀规模,不用官府钱银,才得到上司的同意,“和其他锡邑先贤一体祭祀”。按规定祠中除“崇祀”(主祭)外,还要有“配祀”(副祭)。胡祠“配祀”选胡统虞,号此庵,系献征的父亲。
胡此庵是明末最后一科进士。清初归顺,任清内秘书院学士,是儒学家。丁亥年(1647)会试任考试官。再任顺天府的主考官。壬辰年(1652)会试任大主考官。清初在读书人中有较高声望。胡献征曾做过江南、湖北布政使。他的儿子胡期恒,是年羹尧手下将领,有战功。年败后,期恒无罪。《清史稿》有传。
康熙四十四年(1705),皇帝南巡到惠山,游历胡祠,有感于胡瑗的“经义为体,治事为用”的方针,为朝廷培育人才济济,对朝廷很有利,于是奋然下笔,写下“经术造士”的匾额。并召见在无锡休养的胡献征,“赐之龙章凤藻”。祠内因此有御书厅,悬挂“经术造士”御匾。祠内允用龙凤装饰。由此可看出胡瑗在康熙皇帝心中的地位,也是以后多次拨款整修的原因。
雍正七年(1728),“奉上谕准用库款修葺祠宇,并着地方官保护。”这是第一次朝廷拨款修理祠堂,名列官方保护。乾隆二年(1737),朝廷又“给帑重修,并于春秋二仲赐致祭,颁定编祭银两”。这次是把原来仅“数椽”的祠堂进行重建。因为两次拨款相差不到十年,用不到“重修”,应是“扩建”,即扩大规模。这时正式确定按时官祭,并每年拨一定的祭祀用银两。宗族祭祀活动的经费主要由宗族内部负担,官方仅是“助祭”而已。
乾隆二十七年(1762),为“恭迎圣驾时巡”,县令吴霭堂“先期履勘”祠堂,“喟然曰:是宋代真先生祠也,奈何荒凉至此?”认为“御书厅及正厅必须立即更新。由于所需费用较大,北宅因本支力艰难独任。”于是吴县令遍访胡氏“南北两宅,及其他嫡派共商修理事宜。”族中“莫敢应者,”“幸有(南宅)邦宁公(名保和)奋然而起”,“谨立议单”。也就是说各派根据人口、财力分摊,再自愿赞助。南宅保和公和北宅若士公“出力尤多”。可惜这次重修没有碑刻记录。
根据记载,由于惠山胡祠离得太远,处理支派内部事务很不方便。南宅这时已在筹建家祠,1773年思贻堂建成。(北宅后来也重建家祠,那是1889年建成的,名叫肇庆堂,比较晚。)上次重修后,过了约三十年,北宅若士的长孙逢源等见“后大楼,七星斋,梅花廊等处俱倾圯”,于是在近族中商议修理,“费需七百余金”,其中胡虎臣拿出一半,逢源拿出三分之一,不足部分由其他人出资。七真斋供奉的是北宅建祠有功人员和本支族德望高的人。南宅见北宅建宇屋,于是也动工建造南大楼和胡祠大门。可能这样发展下去不好,双方协商确定,对已建房屋各归本支维修,其他胡祠内的“维修”费用,两宅平均分摊。有南宅嘉庆八年,北宅嘉庆二十三年的碑文作证。
为保证胡祠的正常维修和祭祀费用,两宅各置祠田。据南宅嘉庆八年碑文记载,从乾隆四十五年(1780)开始“南宅五房照田各捐米麦,积贮生息,次年将公项置田六石三斗七升”。再过十三、四年到嘉庆元年(1796)积田至“三十四石”(这里指租米,似乎一亩田的租米为一石)“归祠允为祠产”,并规定了祠产的管理办法。据宗谱记载,有财力的人捐出的田产还是比较多的。嘉庆二十三年,北宅也立碑,置田四十余亩,租四十余石,同样的管理办法,除各自负责修理的,其他“祠内修葺之费南北宅各自均修”。
祠堂经过多年的平稳后,又到咸丰年间,南宅的怡轩公主祭,但见“亭台楼阁将倾”,于是再谋修葺。南宅出钱三百缗,其中南桥支派承担五十缗。南桥支就是青祁高车渡支,在无锡中桥附近,这时已经发迹,财力比较雄厚。当然北宅同样也是出资三百缗,可惜村前残谱中没有文字记载,是损毁了,还是其他原因,不得而知。于是“祠宇顿然改观”,这是胡祠最“瑰丽”的时候。
可惜好景不长,1860年,太平军攻占无锡,胡祠的大部分毁于战火,仅存“御书厅”,飨堂三楹及仰山堂六间。1864年战火平息,南宅在棸公和保远公召集全族各派在思贻堂商议认捐,南派筹得钱五百缗。按嘉庆碑文的规定,北宅应该也是五百缗,但无文字记载。时北宅的祠田已经很多,财力很雄厚。其他的支派还有很多,估计总资金在一千五百缗以上。经过四年整修,于是“庙宇更新,顾欲如畴昔之瑰丽不可得已”。虽然经过这次整修,还远没有达到咸丰年间的恢弘程度。
解放后,祠堂收归公有,祭祀活动终止,至今已将六十年了,七十岁以上的老年人还依稀记得当年祭祀的过程,和一些逸事典故。
祠堂布置,正厅前是“御书厅”,厅内悬“经术造士”匾额。厅前立“真先生”像。
祠堂正厅布置牌位。厅中有三副楹联:
文宣聿启文昭,木铎千秋,教著江河日月;
有虞肇开有宋,云礽万?,道垂礼乐诗书。
(平叔孙尔准题)
敷圣训格君心,臣道也,论巧不在韩范富欧之下;
衍苏湖阐濂洛,师道也,立教遂开程朱张蔡之先。
(三韩吴兴祚题)
宋代称先生者三,泰山徂徕之间高置一座;
熙朝厘祀奠者七,品泉吟社之侧永享千秋。
(孙子琦题)
三副楹联三层意思。第一副联是对胡文昭公传播孔子儒家学说所起的作用的肯定。第二副联,讲胡瑗对宋代理学的贡献,及其在儒学界所处的地位。第三副联讲胡瑗作为宋初三先生之一,有专祠享祀于惠泉及碧山吟社之侧,祠堂能保留下来,不是容易的。
祠内其他布置,见胡祠图。
附楹联注释:
1、文宣,指孔子。聿,笔。木铎,古代传达政令时专用敲击器。木中空,如木鱼而大。
2、有虞,舜帝。云礽万礻冀,祈求散布万福。
3、韩,韩侘胄。范,范仲淹。富,富弼。欧,欧阳修。都是北宋宰相或名臣。
4、衍苏湖,指胡瑗在苏州湖州郡“学宫”中教儒学。濂,濂溪先生周敦颐。洛,指邵雍,两人都是理学的开创者。程,指二程,颢和颐两兄弟。朱,朱熹。张,张栻,南宋学者,和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蔡,蔡元定,南宋律学家、理学家。朱熹弟子。
5、三先生,指北宋三位著名的儒学者,胡瑗,孙复,石介。徂徕,山名,在山东泰安东南。
6、熙朝厘祀奠者七,熙朝指盛明之世,是对清康熙朝的颂词,在清理祀典中,胡祠是无锡保留祭祀的七只祠堂之一。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1-16 09:25
胡文昭公祠祭祀法
前言
看到影视中祭祀列祖列宗的仪式,电视直播纪念先祖的仪式,感到很奇怪,服饰艳丽且古板,程式划一无主次。难道古代的祭祀方法也是如此的吗?虽然家庭祭祀祖宗仅仅中断不到二十年,却影响到一代人无法按原来的程式来祭祀祖宗,很是可惜。孔子曾说:“祭神如神在。”在特殊的环境下,历来就有“拈土为香”,“以水代酒”的说法。但在家庭祭祀中以卷烟代香,鱼肉果素杂陈,毫无章法。如此祭祖是对祖宗的不敬,还是不祭为好。
礼法是儒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文昭公是宋代大儒,精通礼法。胡氏历代儒者不断。《安定胡氏宗谱》思贻堂版中记载着完整的公祭,家祭的规程。现在拿出来主要是供专家,有关方面研究参考用。虽然现在不必追求按古代的祭祀办法来祭祀,但必竟可以为现代祭祀祖宗的方法提供参考。
祭法考
神之灵兮周上下,骤云车兮鞭风马。柏为柱兮桂为梁,奠椒醑兮神降祥。来冥漠兮假庭除,威赫尔兮颜怡如。水有源兮木有本,旁有酌兮报惟允。尊尔斚兮执尔笾,严可法兮礼之虔。祝陈辞兮工击鼓,神醉饱兮我拜舞。飨于庙兮祀于原,松郁郁兮草芊芊。仪卒度兮神既起,福简简兮施孙子。
详载祠祭规仪
祭例
一、每岁仲春仲秋戊日官祭。先期十日,司祠者缮单遍示城乡,通知合族,于隔夕至祠中斋戒。
二、祭前三日主祭执事预领银钱,置办香帛酒果羊豕,庶羞诸品及应用之物。
三、祭前一日,敬缮祝文,司祠者佥名,恭置祝版,管祭执事督率洗涤器皿,陈设几案,洁治牺牲祭品。是夕,与祭子孙在祠斋宿,具断荤酒。
四、管祭,设祭,鸣赞,传赞,引赞。司帛,司爵,读祝,散胙诸执事具于祭前一日设立,派出监礼二人。整肃规仪诸执事各有专司,临期或有事故不到,予为派补,以便学习礼仪。
五、与祭者俱备本等色服,于主祭位后,依次随班行礼。即分属尊行,止许专席,不得越居主祭前及并立左右。有丧服者不得与祭。
六、祭时庭中东西列世次字号牌,旁设灯檠,以便左右分班依次站立。
七、祭日漏下四鼓,鸣钟。主祭,执事子孙具起盥洗,肃衣冠,以俟鼓三严,诣祠行礼。
八、祭毕享胙,长者居中,其余子姓依次左右向坐,每一桌六人,肴四,簋酒三巡,进饭毕,俱至胡文昭公神前肃揖而退。
国朝祀典
胡园
文昭公祠官祭之所,春秋祀典额编无锡县
崇祀
宋太子中允进天章阁侍讲胡文昭公讳 瑗神位有塑像
配祀
皇清诰授通奉大夫内秘书院学士此庵公讳 统虞神位
家祠奉祀
思贻堂家祭之所
奉祀
宋太子中允进天章阁侍讲始祖文昭公神位讳瑗
东配
宋迁锡始祖达庵公神位讳守权文昭公第三世孙
西配
明貤赠文林郎思道公神位讳恕文昭公第十四世裔孙
谨按文昭公如皋籍也,学宗孔孟配享文庙。顺治年间,将惠麓遐字一千一百五十号。丈基四亩建立宗祠,中奉文昭公神像,配位此庵公为合族专祝。康熙四十四年(1705)圣驾南巡,御赐“经术造士”匾额。
又乾隆癸卯年(1773),又建飨堂四楹于古渡,系雨字七十四号。丈基四分。颜其堂曰:思贻。奉安始祖神位,以达庵思道二公配祀,春秋不懈,享祀不忒云。
宗祠楹帖
文宣聿启文昭,木铎千秋,教著江河日月。
有虞肇开有宋,云礽万(示冀),道垂礼乐诗书。
平叔孙尔准题
敷圣训格君心,臣道也。论巧不在韩范富欧之下。
衍苏湖阐濂洛,师道也。立教遂开程朱张蔡之先。
三韩吴兴祚题
宋代称先生者三,泰山徂徕之间高置一座。
熙朝厘祀典者七,品泉吟社之侧永享千秋。
孙子琦题
文昭公祠祭仪
祭之日,陈设如仪。起鼓,再鼓,执事与陪祀分献王祭等斋,立阶下。鸣赞,升东阶,西向立;传赞,升西阶,东向立。鸣赞唱:鼓三严。鼓止唱:启门,唱:执事者各司其事。读祝司帛司爵升堂至神位前,分左右立唱:陪祀者就位,分献者就位。众子姓依次各就阶下拜位立唱:主祭者就位引赞引主祭阶下拜位立,引赞六人分东西两旁相向立,分献即在主祭后两旁就拜位立唱:迎神,鞠躬,乐奏。唱: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主祭以下俱拜讫唱:以上俱鸣赞唱行初献礼。引赞引主祭至盥洗所唱:盥洗。引至东阶下唱:升阶。至东庙槛面向庙中唱诣。
始祖文昭公神位前。引赞引主祭至神前,仍分左右立唱:跪,初上香,亚上香,三上香。在左司帛者逐次以香进主祭,上毕。在右司帛者逐次接香奠于炉前唱:俯伏,兴,平身。向西走出西庙槛,面向东唱诣。
迁锡达庵公神位前仪同上,鸣赞,俟主祭进庙槛即唱:分献者升阶,上香,引赞引分献至盥洗所。唱:盥洗。引至东阶,唱:升阶。至东庙槛,唱诣。东配神位前,仪仍同主祭。西引赞,西分献,亦由东阶升,其仪同东。毕,东西西引赞引分献,出庙槛。唱,复位东向东阶下,西向西阶下。主祭在达庵公神位前毕,向南走出庙槛,面向西唱诣。
思道公神位。前仪同上,向南走出西庙槛,面向西南唱:复位。引赞引主祭由西阶下,至原拜位立鸣赞唱: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鸣赞唱:行亚献礼。引赞引主祭至东阶唱:升阶。至东庙槛唱诣。
始祖文昭公神位前。引赞导引如前唱:跪,初献爵,亚献爵,三献爵司爵之在左右进,接者仪同上香唱:俯伏,兴,平身。向西走出庙槛,面向东唱诣。
读祝位祝位设香案前,读祝者跪取祝版,退立于主祭之左,稍后唱:跪。主祭与读祝皆跪鸣赞唱:陪祀,分献者皆跪。引赞唱:读祝文。鸣赞唱:乐暂止读祝毕仍以祝版跪,置祝案上,退立原处,乐奏引赞唱:俯伏,兴,平身,鸣赞在外唱: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主祭向西走出西庙槛,面向东唱诣。
迁锡达按庵公神位前仪同上,鸣赞俟主祭进庙槛即唱:分献者行分献礼,献爵,规仪如同上香。主祭在达庵公前,毕,向南走出东庙槛,面向西唱诣。
思道公神位前仪同上出,照前唱:复位。由西阶下如前鸣赞唱: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鸣赞唱:行终献礼引赞导引如前唱诣。
始祖文昭公神位前,唱:跪,初献爵,亚献爵,三献爵。以下主祭仪与分献仪,俱照上所行,毕,复位同前鸣赞唱:饮福受胙。引赞引主祭由东阶升至东庙槛唱诣,饮福受胙位。即读祝位唱:跪,饮福酒执事捧爵在左,授主祭,饮讫唱:授福胙执事捧胙在右,授主祭,受讫唱:俯伏,兴,平身。向西走出西庙槛,面向西南唱:复位。由西阶降至原拜位,立鸣赞唱:谢胙,鞠躬,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拜讫鸣赞唱:撤馔。执事将牲盘皆移动鸣赞唱:送神,鞠躬,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拜讫鸣赞唱:读祝者捧祝,司帛者捧帛共送瘗所乐止,执事者各捧祝帛酒下阶至瘗所焚之鸣赞唱:焚文帛,酬酒。唱礼毕。唱:掩门。唱:众孙退班。鸣赞,传赞,读祝,司帛,司爵诸执事等均在阶下,行四拜礼。行礼之际不得随班行礼故也。
宋神宗皇帝御制祝文
追谥胡文昭公兼赐赙赐祭诏
诏曰:臣固有弼教之忠,君可无厚待之礼。已故天章阁侍讲胡瑗,学宗孔孟,教行苏湖。有体有用,斯文模范。与其生也,出以作人,入以训胄,显有成均。于其殁也,谥曰文昭,赐金百两,用彰褒典。该部遣官具纸帛吊省。有司仍以时致祭。
嘉祐四年十月十五日行祠
官祭祝文
胡文昭公祠
维
某年某岁某干支(二,八)月某干支朔越某日
江南常州无锡县知县某等主祭于宋先儒胡文昭公之神曰惟神学贯古今,知周礼乐,教授苏湖,道隆先觉,兹当仲(春,秋)谨以牲帛醴齐粢盛庶品用申常祭。以皇清诰通奉大夫内秘书院学士此庵公配尚飨
家祭祝文
文昭公祠
维
某年岁次某干支(八,二)月朔越某世孙某等敢昭告于始祖宋太子中允进天章阁侍讲文昭公之神曰惟神道德闳通,礼乐穷究,洙泗渊源,苏湖教授,后学津梁,儒林领袖,上光列祖,下启远胄,百世蒸尝,千秋俎豆。致祝告虔,惟妥以侑。兹当仲(秋,春),谨以牲帛醴齐粢盛庶品,用申报祭以宋处士达庵公明赠文林郎思道公配尚飨
春秋祀典祭品
香用檀降真香
菹醢韭芹菹葱脾析之类
烛主祭位前用大烛,其余用次烛
果实枣栗桃类,或用时果,同上,形盐菹醢以实豆笾
帛用素绢为之,每神前各一端
粢盛黍稷稻,或用米饭面食代之,以实簠簋
羊一分体以荐于菹
和羹古用豕脊膂,肉簿切片,滚汤瀹过,滤起,酱醋调匀置碗底上用腰子切荔枝形盖面,临祭以淡滚汤汁浇之
豕一同上
藳鱼与羊豕同荐于俎
鸡同上
酒
形盐
余不备载
祭器
爵登盛羹鉶烛台
簠以盛黍稷
沙池灌献以降神
簋以盛稻梁
壶樽贮酌献之酒
俎以登牲体
祝版如屏式以贴祝文,祭毕揭而焚之
笾以登庶品
大罗檠贮祭品
豆以登俎醢
灯檠燃灯庭下
篚以盛帛
炉
与祭执事
管祭二人或三人,司祠执事任之
主祭一人
设祭二人
分献二人衣冠礼貌者任之
鸣赞一人专习其事者任之
陪祀
传赞一人
读祝一人专司其事者任之
引赞六人
司帛
监礼二人分尊知礼者任之
司爵具择娴于礼者任之
散胙四人执事,长房支长任之
告示式
胡园文昭公位为(春,秋)祭事,照得本位择于某月某日肃
祀
祖祠,凡我各房子姓届期各备本等色服诣祠斋宿。遵照规仪,黎明一体随班行礼,毋得紊越,须知示者。
作者: 胡本群 时间: 2011-11-17 11:31
站长辛苦了,好史料,收藏。怀念瑗公~~
作者: 胡听南 时间: 2015-1-7 16:51
我是无锡惠山区田庄巷胡氏,不知道属那一支,第多少代?
欢迎光临 安徽胡氏宗亲网 (https://hu.ah.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