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胡氏宗亲网

标题: 绩溪,为什么是天下胡姓的顶点?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4 天前
标题: 绩溪,为什么是天下胡姓的顶点?
江东十郡,新安为最;
新安六县,绩溪为最;
绩溪百氏,胡氏为最。



在风景如画的黄山和天目山之间,群峰环抱之中,有一片神奇的土地——绩溪。绩溪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历史上出过不少名人,却以胡姓最多。
早在宋代,汪藻在《江南通志》中就指出:“江南以新安为最,新安以绩溪为最,绩溪以胡氏为最”一般而言,绩溪有四大胡姓,即所谓的“明经胡氏”、“金紫胡氏”、“龙川胡氏”和“遵义胡氏”。


一、明经胡氏
“明经胡氏”是历史上颇为著名的胡姓宗族,以其富有传奇色彩的家族史而令人注目,考之文献,“明经胡氏”的始祖名昌翼,系唐昭宗李晔幼子,为何皇后所生。
因唐末朱温纂唐,昌翼避祸隐匿皖南,遂其义父胡三姓氏,因此又有俗称“李改胡”;胡昌翼明经进士第,其后裔因此被称为“明经胡氏”。胡开文、胡天柱、胡雪岩、胡适皆为此脉后裔。


二、金紫胡氏
金紫胡氏始祖是唐朝散骑常侍胡宓持节新安(即古徽州地区),其子胡沼,后唐时因守父墓祠,迁居绩溪。
此脉后裔胡舜陟,宋时居官有政绩,先后被封为绩溪开国男、新安伯、金光紫禄大夫,故世称这一脉为绩溪“金紫胡氏”。
岳飞当年在绩溪曾拜访过他,并有诗书往来。 岳飞因“莫须有”罪而下狱,胡舜陟上书为岳飞鸣冤,两次弹劾秦桧,最终也被秦桧所害,冤死狱中,得年61岁。
在胡舜陟诸子中,以胡仔名声最大。胡仔据父荫补将仕郎,授迪功郎,监潭州南岳庙,晋从仕郎。在绩溪“金紫胡氏”的后裔中,清代中叶治经以胡匡衷、胡秉虔、胡培翚祖孙三代最为有名,世称“绩溪经解三胡”。


三、遵义胡氏
遵义胡氏又称尚书胡氏。绩溪“遵义胡氏”始祖可以追溯到“宋初理学三先生”之一的胡瑗,其被学生称为“安定先生”,被神宗称为“真先生”,成为与富弼、欧阳修、包拯齐名的“四真”。
胡瑗之孙胡清,宋代由湖州鸟程迁至绩溪县胡村。元末,胡清十一世孙胡福清再由胡村迁居绩溪邑城东遵义坊,世称“遵义胡氏”。
明代嘉靖年,后裔孙胡松官至工部尚书,故亦称“尚书胡氏”。绩溪“尚书胡氏”的主要名人就是胡松。其为正德八年癸酉举人,甲戌进士,授浙江嘉兴推官,拜江西道御史,嘉靖时累官至工部尚书。为官忠勇清廉,居家则以孝闻。著有《承庵文集》行世。
除了胡松之外,绩溪“遵义胡氏”在近代还产生了一些颇可称道的徽商,例如胡名泰、胡定煦和胡位周祖孙三代,在清末民初的休宁县屯溪镇开设“资生药店”,历时百余年由盛而衰;胡安定在屯溪镇开设“椿记药店”,并曾担任屯溪商会的商董,在屯溪商界享有很高地位。


四、龙川胡氏
龙川胡氏始祖是东晋散骑常侍胡焱,大兴元年,胡焱随晋元帝司马睿南下,镇守古徽州。因见绩溪龙川山水秀丽,遂将家由山东青州迁至绩溪龙川,世称绩溪“龙川胡氏”。该族繁衍绵延,至今已有1600余年的历史。
据统计,绩溪县历史上共计产生进士100余名,而龙川村有典籍记载的就达11名,可说是“进士村”了。
胡富,明成化十四年戊戌进士,授南京大理寺评事。弘治中任官广东按察副使,镇压辖境内瑶民反抗。历官陕西左、右布政使。正德初,任官顺天府尹,屡迁南京户部右侍郎,后因得罪太监刘瑾被勒令致仕归里。刘瑾败后,胡富又官复原职,并累官至南京户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谥“康惠”。
胡宗宪,字汝贞,号梅林,是明代著名的抗倭将领。嘉靖十七年戊戌进士,历知益都、余姚二县,擢御史巡按浙江。之后以平倭之功升右都御史,加太子太保,威震东南。
由于胡富为户部尚书,胡宗宪为兵部尚书,二人考中进士的年份前后恰巧“奕世”相隔一个甲子。后人在胡氏宗祠的对面,立“奕世尚书坊”。以此勉励后人,光宗耀祖,不辱前人。







欢迎光临 安徽胡氏宗亲网 (https://hu.ah.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