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安徽胡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3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舜帝至胡公满世系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5-30 21:17: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舜帝至胡公满世系表
作者:江苏胡恒俊
第一世  舜帝
孔安国:“握登……生舜于姚墟(约公元前2173年。姚墟,《五帝纪》旧注云‘在雷泽县东十三里’,即今山东菏泽市东北),故姓姚;目重瞳子(即目有双瞳),故曰重华,字都君。”《孟子·离娄下》则言“舜帝生于诸冯(一说在今山东菏泽市东北,一说即今山东泗水县诸冯),卒于鸣条。”舜,谥号。《谥法》:“仁圣盛明曰舜。”《史记·五帝纪》:“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黄帝出生之处,今曲阜县城东北)……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约前2113年)代尧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是为零陵……舜子商均”。国号“虞”、“有虞”,以故又称“虞舜”。
《史记·陈杞世家》:“昔舜为庶人时,尧妻之二女(即娥皇、女英),居于妫汭(今山西永济南,源出历山),其后因为氏姓,姓妫氏。”即是说,舜帝姓姚,后裔姓妫。《史记·集解》皇甫谧曰:“娥皇无子,女英生商均。”同出妫汭的所谓“妫汭五姓”,即胡、陈、田、虞、姚。
按新的《夏商周年表》,禹守丧三年之后践天子位于公元前2070年,开始“夏”纪元,则舜帝逝世于公元前2073年,享年一百岁(至少九十九岁)。
舜帝后裔,支系很多。其地理分布,《路史·后纪十一》载:“舜庶子七人厘降于齐人,圭、胡、负、遂、庐、蒲、卫、甄、潘、饶、番、傅、邹、息、何、有、毋、辕、余姚、上虞、濮阳、餘虞、西虞、无锡、巴陵、衡山、长沙,皆其裔也。”
第二世  商均
《史记·五帝纪》:“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荐禹于天……后禹践天子位,尧子丹朱、舜子商均皆有疆土,以奉先祀。”
妫姓,名均。《竹书纪年·帝舜有虞氏》:“二十九年(约前2084年),帝命子义均封于商”(按:其后,因契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舜帝又将商改封于契)。封国于商,故号“商均”。夏禹即位,“以虞封舜之子”(在今河南商丘市虞城县北),后称“有虞”,后裔又被称为“有虞氏”。子二:夷伯、箕伯。
第三世  箕伯
继位、袭封,为国君。子:强余。
第四世  强余
继位、袭封,为国君。子虞颉。
第五世  虞颉
继位、袭封,为国君。子二:虞思、梦熊。
第六世  虞思
继位、袭封,为商国之君。《左传·哀公元年》载有伍子胥言:夏乱(约公元前1996年),帝相之子(夏禹五代孙)少康为避寒浞追杀,逃奔有虞,“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即二女),而邑诸纶(在今河南虞城县东南)。有田一成(方圆十里为成),有众一旅(五百人为旅)……遂灭过、戈,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助其复位成为夏代中兴之帝王(约公元前1955至前1934年)。生子曰友龙。
第七世  友龙
继位、袭封。生子曰寿旰。
第八世  寿旰
继位、袭封。生子曰叔仪。
第九世  叔仪
继位、袭封。生子曰康仲。子二:康仲、康伯。
第十世  康仲
继位、袭封。生子曰祖妫。
十一世  祖妫
继位、袭封。生子曰发、期。
十二世  发
继位、袭封。生子曰直柄。
十三世  直柄
《世本》宋忠注曰:“直柄中衰”。生子曰妫方。
十四世  妫方
有虞国失,故复妫姓,名方。生子曰振。
《史记·陈杞世家》:“夏后之时,或失或续。”
十五世  妫振
生子曰维。
十六世  妫维
晚年当夏桀(名履癸,又名癸,夏代最后一位帝王)之时。生子曰虞遂。
十七世  虞遂
助成汤灭夏桀立商(前1600年),商汤为备三恪而封之于陈(今河南淮阳)。《世本》宋忠注云:“直柄中衰,殷汤封遂于陈,以为舜后也。”《前汉书·古今人表》,在前四等人中,列商代的“圣人”是“帝汤”,“仁人”是帝汤之妃,“智人”是汤左相仲虺,之后的“中上”等人,便是“虞公遂”,足见其贡献与影响。
《前汉书·世经》:“夏后氏继世十七王。”舜帝后裔与夏禹后裔,至此都历十七世。整个殷商时代,“遂世守之”,舜帝后裔在陈的封国,一直延续。生子曰寿固。
十八世  寿固
继位、袭封。生子曰敖。
十九世  敖
继位。生子曰胜。
二十世  胜
继位。生子曰元捷。
廿一世  元捷
继位。生子曰偃。
廿二世  偃
继位。生子曰姑猛。
廿三世  姑猛
继位。生子曰公允。
廿四世  公允
继位。生子曰蔺。
廿五世  蔺
继位。生子曰慎叔。
廿六世  慎叔
继位。生子曰野。
廿七世  野
继位。生子曰无执。
廿八世  无执
继位。生子曰菑(zī)。
廿九世  菑
继位。生子曰叔正。
三十世  叔正
继位。生子曰献子。
卅一世  献子
继位。生子曰亚寿。
卅二世  亚寿
继位。生子曰原寿。
卅三世  原寿
继位。生子曰梦延。
卅四世  梦延
继位。生子曰伯戏、阏父。
卅五世  伯戏
继位。因循守旧,不辨商纣王之残虐,纣王被灭,随之失国。《左传·昭公三年(前539年)》齐国大夫晏婴与晋国大夫叔向,议论齐政,预言齐国政权终将被田氏取代:“齐其为陈氏矣!……箕伯、直柄、虞遂、伯戏,其相(意‘随’)胡公、大姬(即妫满夫妇),已在齐也。”
《史记·殷纪·集解》谯周曰:“殷凡三十一世,六百余年。《汲冢纪年》曰汤灭夏以至于受,二十九王,用岁四百九十六年也。”《前汉书·律历志》:“自伐(夏)桀至武王伐纣,六百二十九岁。”
而新《夏商周年表》,成汤灭夏于前1600年,商纣被灭于前1046年,历三十一王,554年。考诸《史记·殷纪》,商王中,太丁与外丙、中壬,沃丁与太庚,小甲与雍己、太戊,祖辛与沃甲,阳甲与盘庚、小辛、小乙,祖庚与祖甲,廪辛与康丁,都是兄死弟及,虽有三十一王,实历十七世,平均三十二点六年一世。
阏父
专心陶艺,不满长兄伯戏依顺纣王,投奔周文王,被封陶正。子:满。
《前汉书·古今人表》将人分为圣人、仁人、智人直至愚人九等,其中周初的“智人”,“虞阏父”之后紧接着“陈胡公满”,并用“舜后”二字注释。
卅六世  妫满
《春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前548年)郑国大臣子产曰:“昔虞阏父为周陶正,以服事我先王。我先王赖其利器用也,与其神明之后,庸以元女太姬配胡公。而封诸陈,以备三恪。”
《诗·陈风谱》有唐孔颖达疏语云:“案《乐记》云:‘武王未及下车,封黄帝之后于蓟,封帝尧之后于祝,封帝舜之后于陈;下车乃封夏后氏之后于杞,投殷之后于宋。’则陈与蓟共为三恪,杞、宋另为二王之后矣。”
《春秋·左传》昭公八年(前534年)载,楚灭陈,晋侯问于史赵曰:“陈其遂亡乎?”对曰:“……陈,颛顼之族也……且陈氏得政于齐,而后陈卒亡。自幕至于瞽叟,无违命。舜重之以明德,置德于遂,遂世守之;及胡公不淫,故周赐之姓,使祀虞帝。臣闻盛德必百世祀,虞之世数未也。继守将在齐,其兆既存矣。”
说明
一、唐贞观六年(632年)江西丰城瀛洲学士姚思廉创修之《姚氏世谱》,与现今的《陈氏族谱》、《中华胡氏通谱》,皆列舜至妫满共34世,除了个别字形有别(如“友龙”与“有龙”,“寿旰gān”与“寿肸xī”,“猷子”与“献子”),或抄写之误(如“慎叔”误为“填叔”)外,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列商均之子为“夷伯”,后二者均列商均之子为“箕伯”。有人根据《世本》中宋忠的注释“虞思之后,箕伯、直柄中衰,殷汤封遂于陈”,认为“箕伯”既是虞思之后,而虞思又是虞颉之子、强余之孙,就必然不是商均之子;“夷伯”与“箕伯”,实际是两个人。究竟如何?
《左传·昭公三年(前539年)》载有齐国大夫晏婴,奉齐景公(前547~前490年,在位五十八年)之命出使晋国联姻期间,回答晋国大夫叔向对齐国政权的看法,预言齐国政权终将被田氏取代时说:“齐其为陈氏矣!……箕伯、直柄,虞遂、伯戏,其相(意‘随’)胡公、大姬(武王长女。胡公、大姬,即妫满夫妇),已在齐也。”古人言朝代、封国的兴衰,往往只言首、尾的王者、君主之名。晏婴生活的时代,史料相当丰富,之所以被称为“晏子”,显系学问大家,且比生活于“焚书”之后的宋忠,早千余年。其言箕伯、直柄,虞遂、伯戏,已经跟随胡公夫妇,来到齐国享受奉祀,是把箕伯与直柄,虞遂与伯戏,分别作为夏、商两代舜帝后裔,在虞、陈封国的首、尾君王的。而且,言朝代、封国的“中衰”帝王、君主,自古只指一人。宋忠言“箕伯、直柄中衰”,难道箕伯与直柄之间,还有“初衰”、“衰甚”之分?有悖常理。
因此,商均之后,应是“箕伯”,而非“夷伯”。“夷”者,《说文》释为“东方之人也,从大从人”。郭璞《尔雅注》云:“九夷在东。”直至周代,仍称东方各族为“东夷”、“九夷”。汉代才开始泛指四方的少数民族为“夷”,如称“西南夷”。商均之子,生活在夏初,所继之国在虞,处于“中国”之中,与“东夷”相去甚远,怎会以“夷”命名?若言“谥号”,虽然“克杀秉政曰夷”、“安心好静曰夷”,但是,夏代还未开始对封国之君颁赐谥号。也许是音近,而误将“箕伯”误为“夷伯”。因为,在众多典籍、族谱中,称舜帝后裔中有名“夷伯”者,仅仅唐代姚思廉创修之《姚氏世谱》,可谓“唯一”,堪作“孤证”。
二、上述姚、陈、胡氏三谱,既无夏代“中衰”的“直柄”,更无商初封于陈的“遂”。据《左传》昭公八年(前534年)“舜重之以明德,置德于遂,遂世守之;及胡公不淫,故周赐之姓,使祀虞帝”。虞遂自商汤封之于陈,世代守之,直至商末,虽然伯戏不才,但其弟阏父之子“胡公不淫”,周武王才将妫满作为圣君之后的有德者,仍封于陈,使奉舜祀。“直柄中衰”,故应将所缺的“中衰”之“直柄”,与商初封于陈的“虞遂”,补录进去。这样,舜帝至妫满的世系,应为三十六世。

三、夏代,实行“父死子继”的世袭制度,所以《汉书·律历志·世经》说“夏后氏继世十七王,四百三十二岁。”按新《夏商周年表》的考证结果,夏代(前2070至前1600年)十七世帝王,实际历时470年,世均约二十八年。而商代,“父死子继”与“兄死弟及”制度混用,虽经三十一王,首尾长达556年,实历十七世,平均三十二点七年一世。如此,则夏、商虽历四十八王,而按世系看,却只有三十四世。
自夏至商,为何商均至妫满,却历三十五世,在商代比商王世系多一世?
首先,舜帝逝世之后,夏禹才登天子之位,开辟夏朝。
其次,按《汉书·律历志·世经》,舜与禹,都是颛顼六代孙;舜帝传位夏禹,禹守丧三年,即天子位十年,同样百岁而崩,大禹只比舜小十三岁。舜帝至妫满,是血脉相传;而夏与商,却不是同一血脉,世系无法衔接。虽然纣王与伯戏、阏父同时代,但是,商代,舜帝后裔为小封国之君,实行“父死子继”制度,平均三十年一世,应历十八世;而商汤后裔多“兄死弟及”,虽仅十七世,首尾却达556年,平均近三十三年一世。
四、世孙、世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1、世系,《辞海》解释为:“指一姓世代相传的统系。”
2、世:“世”,《辞海》解释为:“世,①古称三十年为一世。《论语·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②父子相继;世代。如五世同堂。《周礼·秋官·大行人》:‘世相朝也。’郑玄注:‘父死子立曰世。’”《康熙字典》:“世,代也。《论语》:‘必世而后仁。’注:三十年为一世。”《左传·宣三年》:‘王孙满曰: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
3、孙:“孙”。《辞海》的解释是:“①儿子的儿子。②孙子以后的各代。如:曾孙;玄孙;十世孙。”
仅仅“孙”,就有很多称呼:
曾孙:孙之子,谓“曾孙”。
玄孙:曾孙之子,谓“玄孙”。
来孙:玄孙之子,谓“来孙”。
晜(昆)孙:来孙之子,谓晜(昆)孙。
仍孙:晜孙之子,谓“仍孙”,又称“耳孙”。
云孙:仍孙之子,谓“云孙”。
4、世孙
世孙”,是指从第一代孙算起的孙辈世数。
宋绍兴元年(1131年)龙图阁学士、通议大夫权礼部尚书胡直孺《安定胡氏家乘序》,有句云:“《唐书》则曰:夏禹封舜子商均于虞城,三十二世孙遏父为周陶正,武王妻以元女大姬,生满,封之于陈,赐姓妫,以奉舜祀。”
抛开错误的“遏父为周陶正,武王妻以元女大姬”,《唐书》所言,说明商均至遏父,已历三十四世;舜帝至妫满,实历三十六世,与众多史家记述完全吻合。
五、李白大唐乾元元年戊戌(758年)《胡氏家谱序》中,因胡晖家族系平民出身,所以从舜帝到满公,历37世(见附件),亦在情理之中。

李白
胡氏家谱序
古者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氏,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
吾友胡珲,字璞山,其祖颉,仕唐,归老林泉。珲因隐居云台之麓,常养白鹇。予访至其宅,见其家谱,始晰胡氏出自2商均,商均之子3孟曰拘孟,仲曰毁仲。
拘孟生4相丁,相丁生5太辛,太辛生6太丙,太丙生7昌圉,昌圉生8亚丁,亚丁生9思幕,思幕生10冥差,冥差生11公召,公召生12鞠拘,鞠拘生13祁菟,祁菟生14璮庚。璮庚逃匿山泽,不知所终。
毁仲生4珀,珀生5耆,耆生6良,良生7兴,兴生8克,克生9弗,弗生10虢仲,虢仲生11宇,宇生12合元,合元生13丕,丕生14珍,珍生15玄通,玄通生16恢,恢生17抚,抚生18伯盛,伯盛生19奢,奢生20整,整生21元则,元则生22述,述生23愨(que),愨生24伸和,伸和生25宝昂,宝昂生26志,志生27雅,雅生28次豹,次豹生29敷,敷生30节,节生31超,超生32逊,逊生33庆,庆生34禹,禹生35文科,文科生36阏父为周陶正。
阏父生37满,武王克商,以元女太姬配满,封国于陈,以奉舜祀。弥年寿考,谥曰1胡公。其庶子2丹,以谥为氏,遂姓胡氏,三十七世而至君祖颉。
溯自周、秦、汉、魏,以历晋、隋而至我唐,代有达人,世多显宦。闻之积德而累仁,保世以滋大。胡氏之兴,正未有艾,君奚以隐为?因请谱叙,即书所系以记之。
大唐乾元元年戊戌(758年)仲冬月长至日供奉翰林李白序

资料来源:《世界胡氏通谱》编委会秘书长胡恒俊




扫 码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或 微 信 群 ,让 更 多 人 了 解 安 徽 胡 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4-5-30 21:24:17 | 只看该作者
   (一)自黄帝至舜帝的世系

    舜帝(重华公),黄帝(轩辕氏)的九世孙,为陈氏最早的祖先,称太始祖。
    自黄帝至舜帝的世系问题,存在“九代世系”和“十代世系”两种世系情况:
    九代世系:1黄帝-2昌意-3颛顼-4穷蝉-5敬康-6句望-7桥牛-8瞽叟-9舜
    十代世系:1黄帝-2昌意-3颛顼-4幕-5穷蝉-6敬康-7句望-8桥牛-9瞽叟-10舜
    据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名曰轩辕。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二曰昌意。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帝颛顼生子曰穷蝉。“虞舜者名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一般学者认为自黄帝至舜帝传世九代。
    但也有学者曾发现有个别老谱载其世系为十代。如《川(四川)黔(贵州)边陈氏联宗合谱》是十代的世系。其做法就是在颛顼与穷蝉之间有“幕”一代。依据是《左传•昭公八年》注曰:“幕,舜之先,瞽叟舜父,从幕至瞽叟无违(天)命”。又《史记•五帝本纪》考证云:路史余论曰“吕梁碑,刘耽作,碑中叙纪虞(舜)帝之世(系)云:‘舜祖幕,幕生穷蝉,穷蝉生敬康……瞽叟生舜’”。
    上述两种情况都有依据,但十世系说法存在一个问题,即“幕”父是谁,没有明确的考证。我认为,在颛顼与穷蝉之间随意加“幕”一代的做法不可取,上述“幕生穷蝉”、“帝颛顼生子曰穷蝉”和“穷蝉父曰帝颛顼”,说明颛顼即“幕”;或者曰,颛顼和“幕”,一个是穷蝉的生父,一个是穷蝉的继父,在陈氏族谱中,出继和继入的情况常有。因此,我更倾向于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中自黄帝至舜帝九代世系的说法。

  (二)    自舜帝至胡公满的世系

    胡公满原姓妫名满,谥号胡公。生于殷纣王九年(公元前1067年)十月十五日,卒于公元前986年正月十五日。胡公为舜帝卅四世裔孙,为陈姓之始祖。
    据福建闽清县的《陈氏千郎公派》谱,自舜帝至胡公满的世系排序是:1舜帝-2商均-3虞思-4宏公-5吕公-6纬公-7贺公-8楷公-9淮公-10泰公-11箕伯-12直柄-13虞遂-14伯戏-15覆公-16频公-17卢公-18表公-19环公-20容公-21灵公-22益公-23希公-24蔺公-25填公-26野公-27无斁-28甾公-29叔正-30献子-31严寿-32元寿-33阏父-34妫满。
    转引用互联网考证资料:34代的版本亦多种多样,采用哪种亦须认真又要慎重考虑。据分析,福建闽清的《陈氏千郎公派?陈氏历代元祖》世系图的先祖名字,与所在的世次之时间较其他版本之族谱准确度要高,其准确度高的要素有二:
    (1)把虞思作为舜帝之孙、商均之子,在时间上对照比较合理。《史记•夏本纪》载‘太康失国’以后,虞思公帮助太康的侄孙少康复国,说明虞思与太康是同时期人。为此说明虞思是舜帝的孙,从时间与代数位置对照比较准确,所以认为这是本支世系准确度较高的要素之一。有些谱把虞思作为舜帝第六代孙(实传五代)从时间上讲,传五代应历时150年左右,而夏禹至少康复国只有数十年的时间。如《中国通史全编》说:“夏朝从禹传子开始,到太康被后羿夺取政权后,又经历了三代人约四十年的时间……”。
    (2)世系图中有虞遂之名。据《左传•昭公八年》:“自幕至于瞽叟,无违命,舜重之以明德,置德于遂,遂世守之。及胡公不淫,故周赐之姓,使祀舜帝”。其中说明‘遂’是舜之后人,‘胡公’是遂之后人;遂是胡公之先祖,舜是遂之先祖。至于虞遂作为舜帝13世孙的位置是否正确?我们再进行推敲。《左传•昭公八年》注十八曰:“遂舜(之)后,盖殷之兴,存舜后而封遂”。注中说明虞遂在商汤灭夏桀后,复得商汤再封虞侯。据有关资料表明,自舜之孙虞思佐夏中兴至夏桀末年共历314年,图中自虞思至遂传10代,平均每代31.4年;我们再从遂往下推至妫满看时间与代数是否合理?按遂作为夏末商初时期人,妫满是商末周初时期人,两者之中整整隔了一个商朝,约有500多年,按支图传21代,平均每代27年。从上述以遂为立足点,上推至虞思,下推至胡公,其年数与代数基本合理,可谓遂是舜帝13世孙的位置比较准确。
    据陈氏族谱记载, 陈姓的开姓始祖是陈妫满(胡公满),陈氏的发祥地在河南淮阳县(古称苑丘)。这是三千多年的事了,也就是说,陈姓从开基祖得姓至今天,已经3000余年了。舜帝是上古时代著名的制陶专家,舜的后裔阏父及长子妫满,继承这一技艺,都擅长制陶,因阏父制陶有功,深得周文王欢心,被命为陶正官,并将长女太姬嫁给阏父之子妫满,即胡公满。胡公是谥号。武王灭商后,封妫满为陈,陈为国号,以国为姓,即陈姓。妫满受封的陈国,在今河南开封以东,江苏徐州以西,安徽豪州以北至山东济宁市以南这块地方。在周朝各诸侯国中属于较大的诸侯国,都城在苑丘。以国为姓,从此始有陈姓,妫满成为陈国开国君主和陈姓氏开姓始祖。
    据《中华之骨网站》,“断代工程”认为,陈国从妫满受封(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将长女太姬嫁给妫满,敕封于陈地),至楚国灭陈(公元前479年),历时566年。这就是陈国的历史,也是陈姓的一段历史。
1999年4月下旬,在河南许昌、长葛、郑州,隆重举行了“世界舜裔宗亲联谊会第十三届国际大会”。此届会上,对陈氏古代世系史作出明确论述:“据史书记载,舜帝出生于今山东省菏泽市姚墟,故以姚为姓。武王灭商后,舜裔妫满有功,被封为陈侯,都宛丘(今淮阳)。满公遂以‘陈’为姓,成为陈氏鼻祖,满公去世后被封为胡公,子孙遂以‘胡’为姓。公元前六七二年,完公敬仲奔齐,改为‘田’姓,为田姓始祖。其九世孙田和代齐,史称‘田齐’。公元二二一年,秦灭齐,贬齐王建于共邑。建公第三子轸公恢复了‘陈’姓,迁颍川。”此论既肯定了陈胡公满的“本妫姓,命陈氏”的史实,又明确了陈氏代世系的渊源主流,还为“陈氏得姓始祖”之争,作了科学结论。

  (三)    陈实公为颍川陈氏始祖。

    自胡公满至陈实公的世系:
    依据《史记》、《春秋左传》、《辞海.中国历史纪年表》、《陈氏宗谱》陈氏总图和陈氏宗亲网等互联网考证资料分析整理,自胡公满至陈实公的世系如下:
    1、胡公满(舜帝卅四世裔孙,陈国开国君主,谥胡公,为陈氏得姓鼻祖。生卒:前1067-前986,陈姓受封得姓始于公元前1045年陈国建立之年,在位1-60年,公元前1045-公元前986)
    2、申公(讳犀侯,胡公长子,在位1-25年,公元前985-公元前959)、相公(讳皋羊,胡公次子,在位1-45年,公元前958-公元前914)
    3、孝公(讳突,申公之子,在位1-36年,公元前913-公元前878)
    4、慎公(讳圉戎,孝公之子,在位1-23年,公元前977-公元前955)
    5、幽公(讳宁,慎公之子,在位1-23年,公元前854-公元前832)
    6、釐公(讳孝,幽公之子,在位1-36年,公元前831-公元前796)
    7、武公(讳灵,在位1-15年,公元前795-公元前781)
    8、夷公(讳説,武公长子,在位1-3年,公元前780-公元前778)、平公(讳燮,武公次子,在位1-23年,公元前777-公元前755)
    9、文公(讳圉,平公之子,在位1-10年,公元前754-公元前745)
    10、桓公(讳鲍,文公长子,在位1-38年,公元前744-公元前707)、厲公(讳佗,文公次子,在位1-7年,公元前706-公元前700)
    11、利公(讳跃,桓公次子,在位5月,公元前700)、莊公(讳林,桓公三子,在位1-7年,公元前699-公元前693);宣公(讳杵臼,桓公四子,在位1-45年,公元前692-公元前648)
    12、穆公(讳款,宣公次子,在位1-16年,公元前647-公元前632)
    13、共公(讳朔,穆公之子,在位1-18年,公元前631-公元前614)
    14、靈公(讳平国,共公之子,在位1-15年,公元前613-公元前599)、陈君征舒(夏征舒,在位数月,公元前599年)
    15、成公(《陈氏宗谱》为“威公”,讳午,靈公之子,在位1-30年,公元前598-公元前569)
    16、哀公(讳弱,成公长子,在位1-35年,公元前568-公元前534)
    17、陈留(哀公三子,在位9月,公元前534年3-11月)、陈悼太子师(哀公长子,不在位)
    18、惠公(讳吴,太子师之子,在位1-28年,公元前533-公元前506)
    19、懷公(讳柳,惠公之子,在位1-4年,公元前505-公元前502)
    20、闵公(又曰愍公、湣公,讳越,懷公之子,在位1-23年,公元前501-公元前479。为楚所并,据《史记》载,陈至此历20世26君588年)
    21、衍公:原名剑,闵公之子,公元前506年-乙未年(东周敬王14年)生,公元前436年-乙巳年(东周考王5年)70歲卒。为避亡国之祸,改名衍,字子蕃,遷陽武。妻談(譚)氏,子二:陳璉、陳璵
    22、琏公:陳衍長子,公元前486年-乙卯年(东周敬王34年)生,公元前436年-乙巳年(东周考王5年)丁艱,歸奉宗祀。配程氏:子一:履輝
    23、履辉:陳璉之子,公元前461年-庚辰年(东周贞定王8年)生,配湯氏:子一:周昌
    24、周昌:履輝之子,公元前433年-戊申年(东周考王8年)生,公元前362年-己未年(东周显王7年)72歲卒於齊。配汪氏:子一:裔
    25、裔公:周昌之子,公元前402年-己卯年(东周威烈王24年)生,公元前329年-壬辰年(东周显王40年)74歲卒。配丁氏:子二:伯承、仲丕
    26、仲丕:裔之次子,公元前371年-庚戌年(东周烈王5年)生,公元前299年-壬戌年(东周赧王16年) 73歲與兄同卒。配花氏:子二:從善、從吉
    27、从善:仲丕長子,公元前348年-癸酉年(东周显王21年)生,公元前265年-丙申年(东周赧王50年)84歲卒。配趨氏:子一:德紹
    28、德绍:從善之子,公元前315年-丙午年(东周慎靓王6年)生,公元前249年-壬子年(秦莊襄王元年)67歲卒。配王氏:子二:選[早逝]、述
    29、述公:德紹次子,公元前290年-辛未年(东周赧王25年)生,丁巳年-公元前244年秦始皇嬴政三年47歲卒。其時幼子平年僅14歲耳。配樊氏:子二:伯、平
    30、陈平:述之次子,公元前257年-甲辰年(东周赧王58年)生,公元前178年-癸亥年(西汉文帝2年)80歲卒。妻張氏,子二:買、原仁
    31、原仁:平之次子,公元前221年-庚辰年(秦始皇26年)生,配胡氏:子二:子遠、子逸
    32、子远:原仁長子,公元前194年-丁未年(西汉惠帝元年)生,配莊氏:子一:澄
    33、澄公:子遠之子,公元前162年 → 己卯年(西汉后元2年)生,配胡氏:子一:與京
    34、與京:公元前141年-庚子年(西汉后元3年)生,配皮氏:子一:考
    35、考公:與京之子,公元前110年-辛未年(西汉元封元年)生,配胡氏:子一:湯
    36、汤公:考公之子,字繼夏,公元前86年-乙未年(西汉始元元年)生,公元1年-辛酉年(西汉元始元年)80卒。配餘氏:子二:馮、勳
    37、鸿(馮)公:湯之長子,公元前64年-丁巳年(西汉元康2年)生,配餘氏:子二:鹹、晟
    38、晟公:馮之次子,公元前27年-甲午年(西汉河平2年)生,配王氏,子一:會可
    39、会可:晟公之子,公元1年-辛酉年(西汉元始元年)生,配曹氏,子二:珍、琛
    40、珍公:會可長子,公元26年-丙戌年(东汉建武2年)生,公元123年-癸亥年(东汉延光2年) 98歲卒。配康氏,子一:嗣
    41、嗣公:珍公之子,公元48年-戊申年(漢光武劉秀建武24年)生,配何氏,子三:翊、翺、翔
    42、翔公:嗣公三子,字子麟,公元81年-辛巳年(东汉建初6年)生,公元167年-丁未年(东汉延熹10年) (东汉永康元年)87歲卒。配金氏,子三:實、崩、邃
    43、实公:翔公長子,字仲弓,公元104年-甲辰年(东汉永元16年)生,初爲西門亭長,與荀淑、鍾皓、韓韶齊名,稱爲穎川四長,公元169年-己酉年(东汉建宁2年),攜子若孫詣荀淑家,太史奏德星見,於是許州建德星亭,至今古跡猶存。鍾皓爲郡功曹,會公府臨辭,太守高倫問皓:誰可代?皓即曰:明府必欲得人,西門亭長陳實可代。中常侍候覽亦舉,倫從之,實爲郡功曹。五辟三府,再辟大將軍,宰聞,喜半年,太邶一載,修德清靜百姓以安。公元154年-甲午年(东汉永兴2年)因沛相賦斂違法,遂棄官歸吏,民追思。公元166年-丙午年(东汉延熹9年)帝捕收黨人下獄。實曰:吾不就獄,袩o所恃,乃自往請囚,次年因實赦,天下黨人盡赦。實遂
    隱邶山禁錮20年。樂天知命淡然自逸,大將軍何進、司徒袁隗kui屢辟授官,堅辭不就。光祿大夫楊賜、司徒陳耽每拜公卿,輒曰:陳實未登大位愧於先,在閭裏平心率物,人有爭訟輒求判正,曉辟曲直而退,無怪街坊曰:寧爲刑罰所加,不爲陳君所短。有盜伏梁上,公見之,呼其子曰:不善之人未必本惡,習與性成,樑上君子是也。盜投地伏謝,公曰:視君不是盜,皆因貧至此。賜絹二匹釋。賢士倚賴,德及士庶,聲聞朝野。公元187年-丁卯年(东汉中平4年)丙寅月丙午日年84卒於家,[詳《後漢書》卷62]與孺人鍾氏合葬開封府郾城太丘坪。子六:紀、夔[政]、洽、諶、休[信]、光
    据广东省五华县陈立钦先生所著的《中华陈氏源流二》书中说:“公元前479年陈国被楚国灭亡之后陈国的最后一个君主陈湣公(也称闵公、愍公)被楚惠王杀死,陈湣公的儿子陈衍避难阳武(今河南兰考县境内)隐姓埋名。传十代出了个陈平,佐汉高祖刘邦定天下,成为三朝丞相。衍公十五世孙陈考,从阳武徙居山阳瑕丘(据说今山东滋阳县),传至陈翔公(衍公廿二世孙)又由山阳瑕丘移居颍川,陈实公即为陈翔之子”。同此说的还有江西省的《义门陈姓历史资料》。若依此说,陈实公即为衍公支系之裔孙。

           陈氏拱宸公二十七世孙陈大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安徽胡氏宗亲网 ( 皖ICP备10204315号-3 )  

GMT+8, 2024-12-27 21:09 , Processed in 0.129702 second(s), 1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