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安徽胡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返回列表
查看: 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村] 湖北恩施小溪胡家大院古村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4-3 13:09:0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湖北恩施小溪胡家大院古村落
地址:湖北省恩施市恩施县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小溪胡家大院古村落是目前恩施州发现的保存最好的,最具规模的民居古建筑群落;它是巴蜀盐道上的古村落、胡氏移民村落、生态文化村落,是原生态民族文化与生态文化高度融合的典范,具有很高的民族建筑艺术研究、历史文化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价值。
小溪以小溪河而名,小溪河属乌江水系马鹿河流域的一条季节性河流。胡家大院位于小溪河中游,由上坝、中坝、下坝三个大院落吊角楼群和河沙坝、梁子上、下河、茶园堡、三丘田等小院吊脚楼或单体木瓦结构建筑组成,75栋吊脚楼居住着150户600余人,其中,胡氏100余户400余人,占小溪总人口的90%以上。中坝大院子建筑最为集中,落脚朝门是胡家大院的中心。
小溪胡家大院古村落的形成,与巴蜀古盐道经过这里有关。 巴蜀盐道是土家人的经济命脉和文化传播路线,史学家称之为“中国内陆最重要的文化沉积带”。盛家坝是施黔大道要津,紧临利川、咸丰,有两条入川盐道经过或邻近小溪,正是这条盐道,促使了小溪流域的农业开发,大约在明代,就已经开始较大规模的改田造地,清代以来的垦复,更是拓垦耕地,发展了以种养殖为主的农耕经济,形成了小流域的农耕文明。艺术价值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细部装饰上,比如中坝胡家大院又叫小溪朝门,或落脚朝门。
整个朝门建筑的风格为“八字形”,门前十多步石梯使这一建筑高高矗起,大门保存较为完整,光滑的石梯和圆润的条石门槛显示出这栋建筑的古老。门体上方原有匾额,挑檐有斗拱,左上方有雕饰精致、栩栩如生的木鱼衬托着前伸的挑枋,以承接瓦檐。居住在这里的胡姓人介绍,这里左右对称原雕有一对木凤凰和一对木鱼,现在就剩下这一处木雕鱼图案。
小溪古村落用鱼作装饰来衬映建筑用意为何,后人们不得而知。大院子原有三进,现仅存朝门和堂屋。跨进朝门,主体建筑只剩下部分残存,内里依稀可辨三进门楼的轮廓,有石块铺陈的三处天井,院内右侧一栋转角吊脚楼保存有一间火铺,火塘、壁柜、住房等布局完整。
朝门前十多米的下方有废弃的水碾,人们曾经从小溪上游数百米处拦河引水下来,靠水的动力在这里榨油。这些雕刻和结构布局使古民居获得优美的造型,精巧的制作工艺和色彩的运用使古民居的艺术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工艺价值“山歌好唱难起头,木匠难起转角楼,岩匠难打岩狮子,铁匠难滚铁绣球”。
小溪古村落的建造工艺包括选材、加工、画墨、凿眼、砍梁、上梁、钉椽皮、上瓦、装屋等工艺。小溪吊脚楼建筑有双吊、单吊、“一”字形、撮箕口、亮柱子等多种样式,比较典型的是中坝大院子吊脚楼,大院子原有三进,第二进的厅屋毁了,现有朝门和堂屋,堂屋经过重修,是整个大院的公共用户,朝门是现存最早的建筑,大门口的石级阶梯、石条门坎保存完整,建筑风格为“八字形”,挑檐有斗拱,各有一对雕饰的木鱼和凤凰衬托着前伸的挑枋,以承接瓦檐。院内右侧一栋四间特色鲜明的转角吊脚楼,楼上还保存有一间“火铺”,火塘、壁柜、住房等布局完整。
小溪古村落由于生活环境、生活方式、语言方式和宗教信仰的影响,小溪的土家古村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传统,在选址规划、组合布局、外观形制、细部装饰等方面都与其他地域的民居不同,具有自己独特的风貌风格。
历史价值小溪古村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见证土家历史的实物证据。因为透过土家古村落可以看到它产生时期的社会、政治、军事、经济、生产力发展水平、建筑技术水平,以及当时的文化艺术成就、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情况。
小溪是一个大聚居、小散居、土家、侗寨特色鲜明的古村落,以小溪河为轴线,依山临水,村寨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是原生态民族文化与生态文化高度融合的典范。上坝原有一栋四层吊脚楼,从第二层安有滴水檐。下坝河对门,是一个“一正两厢式”的院落,厢房各由两栋相连接。下坝小河保存有胡氏完整神龛神柜。小溪吊脚楼群是恩施少数民族地区古代农耕文明的历史见证,也是土家、苗、侗等南方少数民族干栏式建筑相互融会又恪守传统的建筑活化石。其吊脚楼群布局特点,首先是集中居住、次序分明,其次是整体协调统一,三是单体吊脚楼建筑自成独立空间。
胡家大院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
一、它是巴蜀盐道古村落。属地处高山峡谷,具有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的盐道古村落,填补了恩施州盐道文化的一项空白;
二、它是胡氏移民古村落。小溪胡氏源于安徽和州(现名和县),明洪武二年征蛮留居湖南芷江,融入侗族,胡氏移居小溪已有十三代,近三百年历史;
三、它是吊脚楼群古村落。小溪吊脚楼群特色鲜明,有双吊、单吊、“一”字形、撮箕口、亮柱子等多种样式;
四、它是生态文明古村落。小溪以种植、养殖业经济为主,兼以采集渔猎、经商贸易等多种经济方式,现代交通的贯通,使小溪地处偏远,生态文化保存完好,基本上较好地保留了一片农耕文明的“净土”。


扫 码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或 微 信 群 ,让 更 多 人 了 解 安 徽 胡 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4 下一条

QQ|手机版|安徽胡氏宗亲网 ( 皖ICP备10204315号-3 )  

GMT+8, 2025-4-19 11:52 , Processed in 0.138577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