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安徽胡氏宗亲网 - 弘扬家族传统,坚定文化自信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2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宣城] 绩溪尚村古村落的历史与文化调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4-23 20:43:3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方静

    摘要:绩溪东部尚村古村,从宋时许姓聚族而居建村,到明清时形成十姓杂居的人口格局,宗族文化由盛致衰,村内创造了积谷会理事自治模式,成为徽州宗族文化转型过程中同村各族共治的一个典型个案。
    关健词:尚村、十姓九祠  积谷会 文化生态

    近来,因油菜花节的缘故,绩溪磡头、梅间、尚村一带的古村落旅游受到了热烈追捧。在欣赏山云岭风光的同时,人们也被古村落厚实的人文积淀所吸引。笔者先后数次考察尚村,采访了许家斌、高灶甫、方德明、张大苟、方建东、方德兵、唐大维、章本稼、章周坤、周青阳、周启武、唐方红、胡明林、高豹生等三十余人,聆听历史变迁见证者口述;寻找宋元明清的历史文脉,亲睹了大量明清古建遗存;收集了禁约、合约、族谱等大量文献资料,其中,张姓、胡姓、方姓、唐姓完整族谱四种共14卷,方姓、许姓、周姓、章姓、高姓“纸角簿”十余种。通过资料查核整理和田园考察,对尚村古村落的历史与文化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可为勾勒“文化新农村”愿景提供一种新思路。
一、村名变更蕴藏的历史信息


    研究村落历史,一般是从地名开始的。村名变化往往蕴藏着村落人口迁徒、族姓演变和重大历史事件的信息。尚村村名的变化与绩溪许姓的迁徒密切相关。唐末,“新安许”始祖许儒(南唐吏部尚书)为“避黄巢之乱(公元875)”从关中南迁入新安黄墩(篁墩)。其七世裔孙许透“初卜居于昌邑,继迁绩东玉山乡孝顺门,犹厌湫隘尘器,不堪适性。转居云川大桥杏梅园下(许传成、许晓俊《磡头志》上卷第81页)。根据这一记载,许透于宋徽宗初年经浙江省昌化县荆州,翻越阶磡岭迁到云川大桥杏梅园定居的,位置大约在今霞水村栏杆深潭一带,俗称“下许村”。这一村名一直沿用到明末清初(见《绩北吕国唐氏宗谱》)。

    这里的云川大桥应是云川河上的石拱桥。云川或云川河是发源于山云岭东边岩下的小溪,有数股涧泉入尚村,流经高椅石、鱼龙山村,与松岭、水(许)屋、暮霞村的另一条小溪在丫叉溪汇合,沿张绩溪尚村古村落的历史与文化调查田畈奔腾而下,在孤山岱西头进入平顶山(旁外山)和后头山(长顶山的一部分)之间的幽谷。查嘉庆版《绩溪县志》中的“舆地志”而知,尚村原名“上许村”,是相对于二里路程的“下许村(后依谐音改“下水村”、“霞水村”)”而言的,上下许村同饮云川溪水,形成“君居溪头我住溪尾”、“上许下许遥遥相望”的自然村格局。云川河周边成为“云川许”后裔的定居点或生活流域。桥的下首河边有一片杏梅园。杏梅是梅花的一个品种(当地人称“洋梅”),因花径大、花色亮且花期长而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许透是北宋工部郎中天章阁待制子春公之孙,“初承家学,娴于经史,以明经为(南宋)员外郎(引许传成、许晓俊《磡头志》上卷第81页)”,致仕以后由杭州迁昌化荆州(亦称“金州”,1931年始划归绩溪)之上村庄,后又转迁绩溪云川大桥,成为“云川许”的始祖(见《绩溪徽学通讯》第16期,许传成、许晓俊《新安许氏衍派初探》一文)。许透钟情此地梅园,并在此落脚并不奇怪,乃性情使然。许透的这一偶然村落选址定位,彻底改写了云川村的历史。

    许透北宋末年迁“下许村”之前,已有其他姓氏在云川河南边的山脚下定居,称“云川村”。宋代云川村属遵化乡借溪里,是借溪里的中心村。由于元代的一次大洪水冲毁了云川大桥,河道改变,河的北岸形成了大片空坦,并且和原来许姓的定居点连成一片,成为新建村庄的土地(见郑尧云提供的《霞水村志稿》)。后来许姓人口发展较快,早先迁来的其它姓氏衰弱不振,“云川”村名渐被“下许村”代替。
    下许村、上许村及邻村水屋(许屋)许姓同属“云川许”,包括之后发脉到磡头的“涧洲许”是“新安许”的重要分支。云川大桥的许氏限于人力、财力,一直未能编修《云川许氏宗谱》。从尚村唐方红女士保存的许氏家族族谱资料(实为纸角簿)看,从新安始祖许儒至绩溪“云川许”始祖许透,越六世,经历了一百五十年左右。许透生子麒,麒生子丘、明、寿。许透长孙许丘迁上许村(尚村),成为上许村(尚村)许姓一世祖。关于“上村许”始祖许丘的生平,族谱没有具体的记载,也未了解到“有意义的口传资料”。从一世祖许透、三世祖许丘(“上许村”始祖),再到十六世祖许泰来(涧洲许始祖)至今,“云川许”迄今已衍至45世,枝派脉络大致清楚。
    结合《磡头志》记载,可以肯定,许姓是尚村最早入住的原居民,许姓最早定居点许家党至今保存了有残缺的宋代“许家老屋”遗存。由此,尚村建村时间可溯推至南宋初年,延跨元、明、清、民国等年代,已有近九百年历史。许姓,在明清时期比较兴盛。在清嘉庆戊辰版《绩溪县志》的“舆地志”中,村名仍为“上许村”。清末民国后,许氏人丁开始衰落,后来迁入该村的章氏、高氏等进入旺盛期,“上许村”名中“许”字渐被略去,称“上村”。民国绩溪县政府官方绘制“绩溪县全图”时,该村已标写为“上村”。“上村”改为“尚村”则是信客投递的原因。《绩溪地名录》载,尚村,“民国时村设邮箱,因与伏岭下的上村同名,为避免邮箱错投改称尚村(绩溪县地名办公室编《绩溪县地名录》第100页)。”与此相反,许透的16世孙许泰来,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从下许村分迁至十八里之外的磡头(涧洲),磡头由于许姓的迁入,明清时一度成为绩溪岭南最鼎盛的村落。
二、支祠家龛并存的祠堂文化个案


    祠堂是徽州古村的最主要建筑。祠堂建筑的规模、格局及等级,对应反映了村落宗族政治成熟和经济发展的水准。许姓许丘慧眼识珠,在尚村开疆拓土定居,陆续又有他姓先后迁入。但由于尚村地偏山高土瘦,人口繁衍相对较慢,村中各姓经济发展长期贫困滞后,造成祠堂格局相对较小,且均为支祠老屋。笔者先后察看了许、高、方、章、周支祠。除许、章两祠堂建筑格局为三进外,其它均为一进,称“支祠”,世系辈份一如总祠。尚村许姓原有“许氏老屋”,到上世纪初才改为三进的“许氏宗祠”,堂号“思敬堂”。

    高姓支祠“世保堂”建筑规模最小,但后裔人丁最为旺盛。唐姓、张姓、胡姓、王姓、李姓没有建支祠,均在祖屋中以龛(读音:kān)代祠,祖宗牌位设在楼上的龛里,成为“家龛”,俗称“香火堂”或“祖宗堂”。胡姓老屋结构是为“亭屋”,“务本堂”匾仍挂在堂中,放祖宗牌位的“龛”基本完好。从严格意义上说,尚村只有“十姓五祠”。现在,村里仍聚居着许、高、章、方、周、张、唐、胡、王、李等10个姓氏。目前全村人口有七百多人,以高、许、章人口比例最高。


    尚村支祠老屋属宗族文化的“初级阶段”,加上村落经济实力单薄,限制了族谱的纂修。因此,尚村各姓均没有单独重修或续修族谱,只有胡姓与荆州同宗在民国年间合修过一套族谱。但村内民间有大量清明纸角薄或抄录的简谱。一些大姓的手抄总谱也因历史悠久或“文革”原因被烧被毁。

    尚村许姓没有正式修谱,唐方红女士保存的族谱资料以及《思敬堂议事薄》》是上代留下的,只具有“纸角簿”或“清明簿”的性质。《磡头志》依据民国三十三年(1944)尚村《思敬堂议事簿》及“云川许”资料,梳理出以下“上村许”的世系挂线(许传成、许晓俊主编《磡头志》中卷第385页):
    透(1世)、麒(一名“六严”,2世)、丘(3世)、仲强(4世)、千伍(5世)、富(6世) 、十九(7世)、十二(8世)、大九(9世)、七(10世)、八二(11世)、四六(12世) 、六五(13世)、五八(14世)、兴一(15世)、耿(16世)、伯铭、伯厚、伯良(17世)、素、震、牙(18世)、景宁、景义(19世)、富明、宣、伏保(20世)、细九、重兴、丫头、毛头、长志、长兴、长春、长泰(21世)、德圣、德祥、德娶、岩松等10人(22世)、世宠等18人(23世)、龙等17人(24世)、25世9人、26世14人、27世17人、28世30人(“国”字辈)、29世11人(“赋”字辈)、30世11人(“长”字辈)、31世7人(“添”字辈)、32世19人(“启”字辈)、33世31人(“泰”字辈),自第34世至38世按“传、家、守、政、成”排行。时至今日,在尚村的许姓家庭有40余户近200人,已衍派至“成”字辈(见《绩溪徽学通讯》第16期,许传成、许晓俊《新安许氏衍派初探》一文)。

    方姓。在方建东和方德明处,笔者找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方德友、方永清整理的“尚村方氏沿革史”及手抄“总祠方村和支祠尚村”的纸角簿。因为方姓“沿革史”中,从“梓”至“统”辈世系之间是记忆“空白”。为了弄清尚村方氏这段“历史空白”,我又前往水村找到了方诒庆(79岁)。方诒庆拿出了自己1954年编的“纸角簿”,并提供了有水村方氏族谱在县城方诒庚处的线索。在城内,笔者找到了方诒庚,并查看了光绪十一年《方氏族谱》(谱名已失)。谱载,本邑十五都上(尚)村方姓来自歙县北岸镇方村。二十一世祖伏忠公是广师公次子,迁绩溪水村(旧名“水云里” ,水村方姓也称“水云里方”)成为支祠祖。方诒庆介绍,水村原建有支祠或称“方家老屋,号“锦庭世家”,称“保滋堂”,因火灾被毁。伏忠公生梓凤、梓应二子。梓凤留水村。二十二世梓应公迁上(尚)村,成为上(尚)村方姓始祖。世系为:梓(22)、大(23)、仲(24)、积(25)、法(26)、福(27)、统(28)、绪(29)、承(30)、宗(31)、德(32)、诒(33)、谋(34)、启(35)、仁(36)、英(37)。据方德明、方德兵等介绍,尚村方姓因为宗族内部矛盾,二十八世祖统华、统继兄弟于清乾隆年间(1767年)另行合建支祠“尊乐堂”(光绪十八年重修),支祠尊统华、统继为高祖,辈份仍以方村派总祠排定的统、绪、承、宗、德为序,从梓辈到德辈共十一世,约二百余年,由此推定梓应公应是清中期到尚村的。尚村“德”字辈大多健在,现有二十余户。

    章姓。在章周坤家我看到《绩溪瀛洲章氏宗谱(外迁卷)》。在周青阳家中,笔者找到了清道光三十年章本德立的 “章氏尚村支派(宗祠)简簿”,并赴瀛洲找《绩溪瀛洲章氏宗谱(外迁卷)》主编章基丰先生进行了核对,基本理清了来龙去脉。尚村章姓,来自伏岭镇西坑,属绩溪瀛洲章氏庆公派西坑瑞洪公一脉,十八世庭德公生四子:如堂、如契、如武、如甫。如甫(19世)生四子:国钢、国金、国链、国槐(20世),四人均随父从西坑新店迁上村的交椅石。清雍正八年(1730)再迁上村板树下定居(见章新如主编《绩溪西川》第53页)。上村章姓一世祖是如甫,国钢为二世。在章基丰主编的《绩溪瀛洲章氏宗谱(外迁卷)》第112页中有如下记载:“国钢,一名美德,耐劳任怨,笃志成家,康熙五十七年徙居校(交)椅石。雍正八年迁居上村,乃于板树下建屋三间,奉祀祖先,亲题‘孝、悌、忠、信’四字于其左,垂训后人,今此支称‘四德堂’。”由此推算,章氏迁上村已有三百五十余年了。
    高姓。唐乾符二年(公元875年),高崇文5世孙高戬出任新安绩溪县令,因战乱不能返回原籍,故留居在绩溪,主要分布在绩溪县城(原高氏宗祠建在北大街老人武部内,“文革”后被毁)、横形、祝三等地。元朝时24世祖四二公,有庆、享、丙、祥、顺、熙六孙,衍分六派,依清光绪三年(1877)版《梁安高氏族谱》中有关县城高氏宗祠建祠“上村捐银8人”的记载推算,高姓应在明末清初从西坑迁往上(尚)村的(见章新如编《绩溪西川》第34页)。根据高豹生父亲高彰贤1989年整理的“清明祖宗簿”,迁尚村的是享公派(36世)元仲公之子大宾,尚村支祠奉高大宾(37世)为始祖,其后的排行是:“美(38世)、富(39世)、彰(40世)、秉(41世)、耀(42世)、广(43世)、道(44世)、传(45世)、家(46世)学(47世)”。后世又续排行:“承先世德长,安仁敦孝友,善庆兆延昌。”高彰贤在清明簿中介绍,尚村高姓分磡下、磡上、前干、村头等四派。高姓后来居上,人口兴旺,现有70余户,号称“忠武世家”,一度成为尚村的大姓之一,对开村的许姓势力带来了较大冲击。
    唐姓。唐姓是尚村小姓,现有三户,族谱较全。笔者看到的是唐方红提供的毛笔抄录的《吕国唐氏二分文焕公派系谱》稿,该谱稿“序(作序者何人不明)”中指出,祖籍福建蒲田的汝淳公(绩溪唐姓一世祖),于宋淳熙三年(1176)任绩溪县儒学教谕,时当南渡兵乱扰阻不能回籍,遂家于绩东之崇贤坊(仁慈乡义兴里永丰市),即在城门之北的大徽村。十五世希毓公从绩邑复迁十五都上村(中间“许”字没有),至十六世祖应祥、应誉、应绅,并以启(17)、朝(18)、如(19)、广(20)、学(21)、献(22)、廷(23)、昭(24),而后是:世、德、大、家、邦、 锡、元、建、树、良、宗、成、天、端、立、振、裕、国、徽、光(见章新如主编《绩溪西川》第47页)。希毓公作为唐姓的尚村始祖,入迁时间大致在明末清初,谱中生卒俱缺,葬西坑株树岭脚,妻周氏葬上村宅下园。唐姓中人物:二十世唐广禄公,光绪癸末授顶戴花翎;二十一世唐学法公,光绪丙申授登仕郎;清末民国时期,唐廷仁在太子庙开办过女子学校。二十三世唐铁仕,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抗日战争时曾参加远征军,远征印度、缅甸。著有《野人山上》、《石井秀子》、《种山人家》、《绩溪的山泉》等书籍。二十四世唐日助,1959年任清华大学动力系办公室副科长。1983年返乡任绩溪县文化馆馆长。

    周姓。最初,笔者在周启武先生家,看到了用“西城周氏族谱”木柜装着的塑像,但这套谱已毁。后来,在周青阳家中看到了《周氏尚村支祠简谱》。这本简谱比一般纸角簿记载略详。尚村周姓于明末清初从湖里迁县城再迁尚村的。绩溪西城周氏二十三世祖伯寿,讳,锐公,生三子,仲爵、仲良、仲达(过继)。仲爵(24)公迁上(尚)村,为上(尚)村支祠始祖。世系辈份为鹤(25)、泰(26)、祉(27)、瑞(28)、广(29)、承(30)、锡(31)、懋(32)、汝(33)、其(34)、起(35)。周青阳告诉我,从“承”字辈后,尚村周氏分四房,各房建有老屋,现发至“其”字辈,约有二十余户。尚村周姓出过一个“武状元”,名周兴。查嘉庆版及98年版《绩溪县志》,并无此记载。关于周启武保存的泥塑像,村人认为是汪华像。笔者认为,有可能是周家的祖像,如周处。
    张姓。采访张大苟时,张告诉笔者,尚村张姓有二支,一支是守云公从县城暂迁伏岭东干后再迁尚村。另一支是从县城迁伏岭镇里胡(湖)村迁来。胡(湖)村传起公生二子,次子世托过继给尚村张德俊为嗣,传至永、功、大三代,现只有张大苟、张有木堂兄弟两户留在尚村。老人藏有一套完整的民国版十九年(1930)绩溪张氏族谱,封面书名为《城北张氏族谱》,共八卷六册。在霞水村张大谋家,我们看到了同样的一套八卷六册《城北张氏族谱》,谱内有“城北城后巷”字样。

    胡姓。尚村交椅石胡姓只有三户。在交椅石许时桃家里,笔者看到了用木箱装着的民国版《唐昌荆州明经胡族谱》八卷。谱中夹有一份民国八年的“合修族谱协议书”。根据协议内容,该谱为荆州胡氏“三余堂”主修、交椅石“务本堂”会修。“务本堂”是交椅石胡姓的老屋堂号。经请教荆州胡紫光先生,他查谱后告诉我,此支胡姓属明经胡,始迁祖胡廷育(31世),于明末来自歙东芳塘村,初期暂居绩溪纹川,不久转迁荆州(金川)中胡家村。越三代,应是在清初,胡启弘(34世)入赘迁入鱼龙川(即交椅石)为婿,后裔“父作子述”仍改姓胡。排辈遵应、焕、忠、良、学、能、成、其、明、广、达顺序。明、广辈均健在。
    王姓。通过走访尚村王姓79岁的王观仙老人(高姓儿媳),她回忆,王家在尚村有三脉,多从商。现只留王家清(已故)一脉居尚村。王家清生子王根义、王根全。尚村王姓是从杨溪马路边很小的一个王氏祠堂里分迁出来的,具体年代和辈份不知。王家“祖宗堂”设在王观仙娘家(现售给方德兵)的楼上,曾有官匾、官帽、官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除四旧”时,这些物件连同“祖宗堂”供奉的镶金座像老爷全部烧毁。王姓族谱只剩两册。1984年由她移交王家清保管,因为房子转卖,现下落不明。
    李姓。指李小保一家。初住乌石堆和尚寺内,是寺内杂役,生二女一子。上世纪八十年代移住尚村女儿家。
    据陪同的高灶甫说,尚村原有叶姓,传人丁很旺,有“十八根柴担出门”之说。一次房子倒塌意外事故,叶姓一族被压而亡。村内现仍保留了“叶家巷”这个地名。根据资料,绩溪的叶姓是唐朝中叶从歙县蓝田迁居板桥东坡村的,何时迁尚村,没有找到文字根据。周青阳先生也认为,较早的许姓、高姓等都占据着尚村较好的地盘,从叶家巷所占据的地理位置看,叶姓有可能是尚村最早的原居民,定居时间或比许姓更早。如果这个推测成立,尚村建村时间又向前推进二三百年。
    经过资料比对,尚村姓氏迁徒顺序如下:许姓:南宋;方姓:明代;唐姓;明末清初;高姓:明末清初;周姓:明末清初 ;胡姓:清初;章姓:清康熙、雍正;张姓:民国;王姓:民国;李姓:上世纪八十年代。
三、明清建筑遗存众多的船形村落


    尚村座落在饭甑尖东边岩脚下,是一个依山而建的千年村落。周边森林密布,有五个小山丘相拥围抱,人称“五龙戏珠”。地势东高西低,东边岩小溪、前三园溪及宅后园溪三股山泉水分流村中,沟圳交织结成发达的明暗相间的水圳网,大多闻水声而不见水。村状呈船形,头尾狭长,中部地势开阔,因东西走向三条水圳长期冲刷,中间洼凹稍低,船头在村水口宅下园的位置,船尾高翘,有水即活,似有扬帆出航之势。水口两山夹峙,围拢闭合紧密。山谷清泉,清爽甘甜,冬暖而夏凉。旧时,因地处偏僻,交通闭塞,山雾轻绕,宛若世外仙境秘地。最引人注目的,是村南乌石堆佛寺,称“岫云古庵”。寺的东南边两山丘围拢夹峙,寺前一叶荷塘藏露树影,背面山溪泉水流淌不息。原寺内有幅抱柱联,准确地概括了寺院的地理气势:“乌石从白云堆起,尖峰似饭甑飞来。”采访中得知,乌石堆和尚寺的末代僧人叫胡玉寿,民国时曾是共产党地下党的秘密联络员,在国民党63师进剿的小东坑战役中被俘牺牲。

    村里路巷交错,老房子顺着山势高低错落而筑,以姓聚住为主要特色。前街是高姓最早的聚居地,以“高家老屋”为中心。上前街以章姓为主,下前街则以方姓为主。周家党、许家党分别为周姓和许姓的聚居地。在许家党,有保存最早的“许家老屋”,此房建于南宋初年,现仅存八字形门楼,手绘门楣图案。交椅石住胡姓,宅下园则住着唐姓人家。基本完好的明清古建有50余幢。包括许泰桐先生的蒙童馆,门阙上嵌有“锦里流芳”、“绿水青山”砖刻书法。清中期章自镜建的六部通转楼“大和堂”,结构宏大,俗称“前进后进、前井后井、前坦后坦”。许家园门阙(许家老屋),屋内三雕由许泰成师傅雕刻,保存基本完好。周其红户上下堂通转楼。高培生户的“圆门阙”。民国时绩中校长许家志老屋(前后井),高家老屋通转楼(门牌95号),上坦许社富宅通转楼。叶家巷户主为章本俊、章周义等五户的通转楼。唐家老屋(唐铁仕)的通转楼。“爱日升”商铺楼。晚清秀才胡永年(绰号“老东”)家古屋,暗三间两过厢,有建筑考究的内门楼。还有方德本祖上的大宅院,庭楼水榭,古韵犹存。据邻居方建东说,方德本祖屋曾是明末袁崇焕部队押送粮草的官员。

    建筑特点:一是结构格局不大,依势筑屋,差异性较大。二是室内三雕装饰简单,但明清古韵味浓。三是经数代析产继承,大多转为“众家屋”或使用率不高的“闲屋”。
四、十姓同舟共治的“积谷会”模式

    尚村历史悠久,在沧海桑田中人口迁徒频繁,由许姓一族演变为多姓聚居。在姓杂人口和实力相对均衡的情况下,各族和睦共处共治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绩溪尚村一带,山多地脊田少产量低,粮食缺口较大,一年缺半年或几个月的粮食,新旧粮青黄不接时,因交通不畅,常有“借粮接脚”度日的现象。在考察过程中,笔者首次发现了一张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有关“积谷会”的规约。“积谷会”是尚村九姓共同设立的以粮济贫为宗旨的民间组织,采取的是以姓氏人口实力摊股出谷和九姓以股享权共管的议事方式。设立九人委员会,并推高观义担任主任。尚村人通过全村粮食统筹的方法,解决吃粮缺额,确保所有村民不因饥饿贫困而影响社会稳定。
    “积谷会”规约内容如下:
    “缘本村前辈士绅唐明安、胡子方、许友松等于民国二年间为救济村中无告之贫民,特组设积谷会,意义至深且大,当蒙勇跃参加者九十陆人,定名为积谷会。兹为求本会永久保留及管理健全起见,爰订规约如后:
    一、本会定名为积谷会;
    二、本会以救济贫民为宗旨;
    三、本会之财物不得移作任何公用,徜遇发觉,此情不拘年限,得向授受经理人追算赔偿。
    四、本会原有九十陆股之所有人,不得以本会之财物视为私物;
    五、本会计高姓叁拾股、许姓贰拾二股、方姓拾股、章姓拾八股、胡姓七股、张姓二股、周姓拾二股、唐姓二股、王姓二股、周春(门里加犬)一股,共九拾陆股。
    六、本会设委员九人,每姓一人,推定高观义、许子平、章文斋、方宗明、周富廷、唐廷保、胡子方、张永全、王善培担任之,并推定高观义为主任委员,督理本会一切事务。
    七、本会每年设值事七人,以原有九十陆股会员轮流担任,负进仓出仓之责;
    八、本会定每年安苗后一日开仓借谷,拾月初一日还谷进仓。
    九、本会至本年秋收,除开支外,上仓计风扇干净谷陆千陆百拐拾四斤(大板仓一座),
    十、本会每年还谷进仓之日,由会供给晚餐,其用费不得超过干净谷一百斤。
    十一、本会租用谷仓之地点,其出租者负有保管之责任,如遇鼠耗雨漏及意外责事,当即来会报告主管人员,否则负有赔偿之责,其租金年酬干谷五十斤。
    十二、本会借谷之利息,每次以加一(?)为准则,出借谷数依照贫户多寡平均分配。
    十三、本义约一样九纸,每姓各执一纸存照。
    十四、本会借谷之各户须觅保证人一人。保证人负有代偿之责。
    十五本议约于民国三十四年十月起实行。
    十六、本议约如有未尽事宜,得召开会员大会修正之。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农历九月二十三日立。
    合议人:高观义、高跃笙、高彰铎、高周臬、许友松、许政、许子平、许传安、方宗明、方宗元、方德林、方太璋、章文斋、章周正、章本德、章周益、周富廷、周森林、周观永、周富兴、胡子方、胡成维、唐廷保、唐廷仕、王善培、张永全。
    尚村“积谷会”,由士绅唐明安、胡子方、许友松等人发起成立,96人共同参加,签约代表人包括,高姓4人、许姓4人、方姓4人、章姓4人、周姓4人、胡姓2人、唐姓1人、王姓1人、张姓1人。“积谷会”的最初宗旨是“为救济村中无告之贫民”,担当起济贫的社会责任。因为尚村粮食短缺,积谷会以稻谷为载体,形成互助会的模式,“每年安苗后一日开仓借谷,拾月初一日还谷进仓”。随着影响的扩大,“积谷会”实际上成为同村各姓共治的民间管理组织,许多其它需要各姓共商的大事,也由“积谷会”主导或主持,并对全村所有人有约束力。现在,尚村仍有一个类似的“十姓理事会”,遇村节庆、祭祀、庙会、禁山、济贫等大事,也由各姓选出代表参加议事,并推选德高望重者担任主持人(族长或村长角色),形成了村落自治的新模式。
    与此同时,笔者还发现了二份分别为光绪、民国年间的“禁约”,内容均为禁盗禁损五禾的,前后相隔14年。其规定之细之详,处罚之严之实,在徽州乡村是非常罕见的。
禁约(一)

    立禁约合村人等,缘因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为农之耕,种五禾之谷,国课下至民生,勤耕劳作,无不望其?,如敢仍蹈故辙,一经撞获,照规于罚,归众公用。否,轻则经公理论,重则呈官究治,断不徇情。恐后无凭,立此禁约为用。
    计开赏罚规例列左:
    严禁盗稻者,干罚洋二元。
    严禁盗麦者,干罚洋一元。
    严禁盗苞萝者干罚洋拾元。
    严禁盗芦穄者各株干罚洋一元。
    严禁盗赤黄豆者干罚洋二元。
    严禁盗豌豆、蚕豆者干罚洋二元。
    严禁盗竹笋者罚洋一元。
    严禁盗田磅等特者罚洋一元。
    严禁田干放牛不看损害禾苗者罚洋一元。上下两忙,倘有失误,照赃公赔。
    撞获报信者赏洋一元。
    撞获得财物(者)赏稻,查出合(并)更罚。
    光绪三十四年八月 日。立禁约人等许启明、高美通、高富存、高富有、方承顺、方承寿、周懋江、周懋华、章培楮、章培楷、章钟岩、唐广全、张善青、周敦法。代笔:唐明安
禁约(二)

    立禁约祠社人等,为田街五禾豆麦芦穄苞萝,场圃瓜藤蔬菜芋头,山场树木柴薪笋苗等项,遇被盗害预行严禁事,切惟农作之勤劳,只望西成之收获,上输国课,下育家人,奈人心不测,古道无存,只图利已,专(事)害人,见者伤心,闻者抱恨,不知律条禁规森严,毁伤五禾豆麦芦穄苞萝,固法所不容,肆偷树木笋苗瓜藤蔬菜亦刑所不恕,爰鸣梓里互相严禁,倘敢仍踏前辙,恣行号忌者,无论当场捉获或系过后查知,除赔原物外,公罚银洋以充公用,或揖路途或修亭宇,以昭鉴戒,以警浇风,倘敢恃强,不依公议,立即送官严行究治。如有挟同徇私隐匿者,一经查出,并行公罚,以此布闻,各宜自敬,务须急改于前,毋致远追悔,于后各无异言,今(为)有凭,立此禁约为据。
    再批:开会费用无论多少,概归受罚者承担。如有不受罚者,呈官究治所用之费,(不)该被盗者自作主张。案情事务亦(由)该会内人等,同心相议,协力帮助,毋得反悔又照。
    计开罚规:
    耕牛走出损伤五禾者,照估公赔。闲时放出不顾伤五禾者,干罚洋一元。
    盗豆菽苞芦芦穄者各项干罚洋二元。
    盗瓜藤蔬菜芋头笋苗者各项干罚一元。
    盗小杉木者各株干罚洋拾元。
    盗小松木者各株干罚洋一元。
    盗大松木者每株照价值一罚十。
    盗砍茅柴者与肩干柴者每担干罚洋?。
    撞获拿刀斧者赏洋一元。
    撞获报信者赏洋五角。
    徇情隐匿者者查出照受罚者加五倍。
    民国十一年三月 日。禁约人:许全鹤、高富奠、高富科、方福寿、高富厚、周正顺、周懋升、周富廷、章培楷、许泰全、高观全、许泰贵、方金干、张长望、章钟顺、王顺章、章望、唐献高、高富田、胡秉玉、高大开、胡成维、胡汪望、高鉴安、方德林、胡芷芳。代笔:唐明安
    第一份禁约由十四位姓氏代表签字,以高、方、章姓占多。第二份禁约,由二十六位姓氏代表签字生效,以高、章、方、胡、许姓居多。由于不是一姓独大,“禁约”由各姓推选代表签字,号令众族共同自觉遵行。从中可以看出,尚村这样多姓杂居的村落,与其它“一姓村”或一姓独大的村落自治是有着明显区别的。在各姓祠堂作用有限的情况下,“积谷会”组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二份九姓合签的“禁约”,表明了尚村人通过各姓友好协商,在村风培育、村务共管、村规禁约执行上,进行了成功的实践。这同样是徽州人对宗族自治管理模式的发展。在徽学研究上意义重大。
五、百工皆备的勤俭素朴之风


    尚村田少山多,粮田产量较低,村民劳作十分勤勉 。由于交通不便,百工技艺自备,彰显了勤俭持家之风。其中,铁匠、竹匠、石匠、木匠、砖匠、纸扎匠等40余种,能满足村内及周边生产生活资料需要,实现家族与村落的自给自济。

    如砖匠许泰成,砖雕手艺娴熟,许家老屋是他的杰作。高培生一户,四代家传铁匠,技艺精湛。百匠手工制作发达,一是为了生存,以勤补拙,以技补农,既可以相互“换工”,也可凭一技之长赚钱补贴家用。从唐方红提供的民国唐广禄“爱日升”商号流水账薄(唐献琪记录)中也可以看出,涉及本村许姓“思敬堂”、周姓“德恩堂”、方姓“德本堂”等之间的经济帐目往来,典记、保记、仁记等山场林木管护,太子庙、鱼龙山方氏家祠、霞川村等之间的谷麦租借,村内村外民间易货往来频繁,一桩一件尽显节俭之风。二是地处偏僻,与一山之隔的荆州有隐蔽山路相通,长期作为荆州“反清复明”“流寇”生活物资供应基地,客观上也刺激了手工制品需求,民间匠技绝活日益精湛。晚清后,外出在浙江临安、孝丰、杭州等地做生意者居多,主要从事酱制业及糕饼业。村内章姓“八大户”之一便是开创杭州“五味和”糕饼的鼻祖。章姓八兄弟均是有名的糕点师。

    尚村山清水秀,古风习俗淳朴。人们保持了许多原始的自然崇拜和英雄崇拜理念。村中社祠并存,儒道佛合流,大年会等庙会香火不绝。社庙、哪咤庙、汪公庙、太子庙、乌石堆和尚寺等,以位处村边的哪咤庙以“灵验”而香火最旺。这至少从一个层面表明尚村人对人性对生命理解的善良质朴之心。在周青阳的《周氏简谱》首页,我们发现了一篇《烧年祭文》。这篇“烧年祭文”,字字朴实,句句真情,表达了尚村人发自内心最原始最善良最简单的心愿,祈望祖宗关照庇护,以达到“老者安,少者怀。灾不生,祸不作。官非不惹,大盗不侵门”。祭文如下:

    上至高宗祖,下至玄子孙......合家男女大小人等,皆赖祖宗护恃。今年已过,再保来年。人人清洁,个个平安。一日十二时,时时招吉庆。老者安,少者怀。灾不生而祸不作。官非不惹,大盗不侵门。招百福,户纳千祥。家道兴隆,子孙兴旺。寿命延长,根基永固。做生意,日进千金。室时求万里财。求财得财,求利得利。参官见贵,喜面相逢。官有和合之意,吏无刁断之心。在家在外好人相逢,恶人回避。田园广进,税产多增。取讨贱目,人人有愿。还愿之心,个个无贫赖之意。看养猪双,日长(涨)夜大,天污(乌)之时,远送他方。看养鸡双,群成旺相,永无失所。几百谋为,称心称意。官扰火盗,永远无侵。

    烧年,称“过小年”,一般在腊月二十四、二十六或二十八,各姓略有不同,有的有大年小年之分。旧时,均有在饭前祠堂祭祖焚香许愿的隆重仪式。这是尚村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烧年”古俗,一族一家在祖宗面前,表达徽州人风调雨顺、平安吉祥最强烈的祈求。这种崇拜之心和素朴之愿来自人的心灵深处。
    尚村生活境遇虽艰苦,村人热忱好客,古风传统遵行如旧。尽管尚村姓杂人众,睦族共处是尚村人的传统。在章本稼家中发现的民国二十四年(1935)用仁泰老字号信笺项士元先生撰写的《绩溪章云庭墓表》稿中,“绩溪章氏以孝友诗礼传家,先生因生计于清晚叶弃儒就商,侨居浙江临安,贸迁之暇,务为善举于医药掩埋诸端......临安、于潜一带三尺童子均称‘善士’”。 章云庭先生是章本稼的祖父,他的学养、他的家风是众多尚村人家纯朴良善之风的缩影。在尚村,平时看不到奢侈的场面,衣食住行“一律从简”。但待人接物则至诚至真。第一次到尚村的客人,东家都会捧上“清茶、鸡蛋茶”,或煮一碗手擀的盖交面,若有小孩,会热情地为他戴上“长寿线”,衣领处嵌上“柏枝天竺叶”。这些象征物,是在祈福,祝愿小孩“长命百岁”。

    综合调查,笔者有如下思考:
    1、宗族是徽州社会的核心和灵魂,尚村古村是徽州宗族文化转型过程中的一个非典型个案。经过近千年的历史渐变,人口迁徙流动的频繁,加剧了村落人居环境状态的改变,徽州村落已由起初的“聚族而居”发展到普遍的“多姓杂居”,尚村由许姓到“十姓九祠”,徽州文化中以宗族祠堂为核心的权威体系正在被打破。从家庙、家祠到宗祠老屋再到极其简单的“家龛”,祭祀载体这种抛物线式的变化,也意味着宗族文化在晚清民国后期已血脉不足,成为一个政治上失势的“垂垂老人”。到民国后期,徽州基层政权中传统的宗族势力和影响力突显了由盛致衰的端倪,村民共治的管理形式已浮出水面。
    2、“积谷会”原本是一个以粮食为载体,只具有互助、自救功能的民间组织,但在尚村这个多姓杂居、各族影响力均衡过程中,却显示了它民主管理方面的优越性,渐渐替代宗祠组织而成为村落政治的权力中心。尚村由各姓占地分治到众族共治的“积谷会”,由族长到理事长、村长,后来却发展为一种村落自治的新模式。这体现了徽州人传统的和谐观、伦理观、宗族观的内涵正得到充实。徽州村落的血缘性、宗族性,正被现代政治文明----村民自治所替代,这也标志着徽州村落政治正在开启一个族姓共治的新时代。迄今至现在,尚村古老的积谷会模式仍然在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具有借鉴意义。
    3、村落文化生态圈的整体保护
    核心区保护。尚村现有明清古民居及大小祠堂老屋载体一百余幢,村落船形架构和村内水系没有受到严重破坏。明清建筑风貌韵味实足,居民生活实态基本如旧,民风质朴,风俗如旧。古屋多因家族众家有份而无法居住,也因为无人经管而成为弃屋、闲屋或破屋。为此,可由有关部门对现有闲屋、弃屋、破屋进行清理登记,建立民居档案,并依民间“积谷会”的传统做法,推选各姓代表成立古屋修缮委员会,由村人集体筹资统一组织进行抡救性维修(不涉及产权),尤其对宋、明、清等重要古屋和书院,对成片成块的老屋街巷,进行重点保护性修复。或开展民间“个人对老屋”认捐,政府给予这些危房维修一定的启动资金,确保文化核心层不再受到破坏。
    重点文化符号保护。尚村村落幽静,人们耕读有秩。要重点修复和保护好村落文化圈内的一些标志性“建筑符号”,如村内明暗相间的水系,大小祠堂和家龛,蒙童馆书院,乌石堆和尚寺,村头戏台、水碓、水口等文化载体。

    周边生态保护。尚村四面环山,田畈优美,四季景色迷人,自古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周边自然环境,已成为古村落文化生态圈的一部分。因此,需要对村落周边山场、梯田、河道、古道、水塘、古树等进行重点保护,对墓葬及现代建筑进行必要的管控,确保粉墙黛瓦的徽派特色。适当有度地开展尚村村落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绩溪岭南闯开式的休闲自驾游、田园观光游、民风体验游、文化考察游等野外休闲旅游圈。
    (2015年4月初稿,7月定稿,2015年12月发表于省徽学会第十三期《徽学丛刊》)


扫 码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或 微 信 群 ,让 更 多 人 了 解 安 徽 胡 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安徽胡氏宗亲网 ( 皖ICP备10204315号-3 )  

GMT+8, 2025-1-16 01:28 , Processed in 0.110366 second(s), 1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