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安徽胡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芜湖] 安徽无为县【积善堂】濡湏胡氏专帖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9-18 17:11:27 | 只看该作者
--  [转帖]“明经胡”之“七哲名儒”
明经胡氏自唐末在婺源考川发祥,由于始祖胡昌翼“倡明经学,为世儒宗,尤邃于《易》”,故后嗣皆有重教崇儒之风,世以经学传家。宋、元期间,孕育出七位声名藉甚的理学名儒,他们分别是:“八世丁派胡伸,十二世戊派胡方平,十三世壬派胡斗元、己派胡次焱、戊派胡一桂,十四世壬派胡炳文,十五世己派胡默”,世称“七哲名儒”。这里,根据史料的记载,简介如下:

胡伸  字彦时,号环谷。为明经八世儒祖。幼颖悟,年十四随兄胡伋游学杭州,月试辄先出且数居首。教官命移案就察之,问所用事,应对如响。苏文忠公闻之,遣鞍马召与语,甚见叹异。后入太学,与同郡汪藻齐名,时人语曰:“胡伸汪藻,江左二宝。” 绍圣四年(1097年)与兄胡伋同登进士第,授颍川教授。元符二年(1099年),召为太学正,进博士。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迁秘书丞著作佐郎,与修《神宗日历》及《礼书》。崇宁四年(1105年)除右正言;数月,以亲嫌改符宝郎,迁辟雍司业。后以直谏谪监杭州楼店务,继知无为军;在任为政慈恕,民绘其像于学宫。著有《四书解义》、《胡氏棣华稿》、《尚书注》等,其所著书经诸书,明永乐十二年上命刊入《四书五经大全》,颁行天下。

胡方平(1223—1278)  字师鲁,号玉斋。为明经十二世儒祖。从学于黄幹之门人董梦程、沈贵瑶,“研精易旨,沉潜反复二十余年”,尽得朱子易学之传。著《易本义启蒙通释》2卷、《外翼》4卷、《易余闲记》诸书行于世,学者称为“玉斋先生”。

胡斗元(1224—1295)  原名梦季,字声远,号勉斋。为明经十三世儒祖。师朱文公从孙朱洪范(号小翁),得《易》、《书》之传,精于易学,授徙50余年,学生遍天下。门人俞洪等私谥其号为“孝善先生”。

胡次焱(1229—1306)  字济鼎,号梅岩,晚号余学。为明经十三世儒祖。少孤贫,母氏策励以学,劬书不辍,博览强识,魁江东。宋咸淳四年(1268年)登进士第,授官贵池县尉。德祐元年(1275年),元兵至贵池,郡帅张林以城降,次焱守节不屈,以母老脱身归家,以《易》教授乡里终。著作有《梅岩文集》10卷、《四书注》、《唐诗绝句附注》、《文公感兴诗注》等。其《梅岩文集》,明嘉靖间由其族孙胡琏搜辑,胡琏外甥潘滋校刊并序,卷首为《雪梅赋》,末卷为与友人赠答往来之作,收入《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从创作上来看,胡次焱诗作的思想和风格都继承了陶渊明的传统,但又不简单地模仿陶诗,而能通过自身的经历和感受形成自己的特点。最能体现胡次焱创作思想和风格的代表作,莫过于《媒问嫠》和《嫠答媒》二首。他以媒劝嫠再嫁、而嫠答问守节的形式,象征地表达了有人劝其仕元,而其决然不应的思想品格和精神面貌。“妾命青叶薄,妾心顽石坚”,是诗人这种思想的高度集中表现。

胡一桂(1247—?)  字庭芳,号青甫,又号双湖居士。为明经十三世儒祖。颖悟好读书,受父《易》学。年十八,领景定甲子(1264年)乡荐。入元(朝)不仕,退而讲学,远近师之。《续通鉴纲目》称他与休宁陈栎“皆以讲明道学见重当时”。著有《易本义附录纂疏》15卷、《易学启蒙翼传》4卷、《诗集传附录纂疏》20卷、《十七史纂古今通要》17卷、《人伦事鉴》、《历代编年》等书行于世。

胡炳文(1250—1333)  字仲虎,号云峰。为明经十四世儒祖。自幼颖悟,“庭受父训,禀承家学”。十二岁时,常夜读不辍,父母恐其累成疾,不让他学得太晚,而他依然不改初衷,用衣服蔽住窗隙之光,瞒着父母继续挑灯终夜默诵。稍长,“笃志朱子之学,上溯伊洛,接洙泗渊源”,并对“诸子百家、阴阳医卜、星历术数靡不推究”,使之终成元代一派学术大师。至大三年(1310年),族弟胡淀建明经书院,胡炳文代山长,以教四方来学,“东南学者宗之”,夸其“彬彬有儒风焉”,咸称之为“云峰先生”。延祐中(1314—1320),他被荐为信州道一书院山长。后调兰溪州学正,未赴。胡炳文所在的元代,虽然“朱子之学”被“定为国事,学者尊信,无敢疑贰”。但真正不为科举功名计,而醉心于义理,有志于阐发“朱子之学”的士人,却为数不多,正如胡炳文给汪古逸的信中所说:“年来老成凋谢,时文愈盛,而古学寝衰,……浓郁于文公之学者,百无一二。”同时,在此时期内,“朱子之学”本身也未能得到光大发扬。揭文安公称:“圣人之学至新安朱子广大悉备。朱子既没,天下学士群起著书,一得一失,各立门户,急奇取异,附会缴绕,使朱子之学翳然以昏然。”这就是说,朱熹亡后,因朱门弟子体会不同,“朱子之学”的真谛已难以明了。在这种学术背景下,胡炳文以固守“朱子之学”为宗旨,以订正“异论”自任。《元史》载:“余干饶鲁之学,本出于朱熹,而其为说多与熹牴牾,炳文深正其非,作《四书通》,凡辞异而理同者,合而一之;辞因而指异者,析而辨之,往往发其未尽之蕴。” 《四书通·邓文原序》则说:“戾于朱子者,删而去之。有所发挥者,则附己说于后。如谱昭穆,以正百世不迁之宗。”《四库全书总目》亦云,胡炳文所作《四书通》对于“刊本先后之差,亦悉加考证。其于一家之学,用心亦勤且密矣。”由此可见,胡炳文在继承和发挥“朱子之学”方面,是付出了艰巨劳动的。因此,元代理学大师吴澄说:“有功朱子,炳文居多。”胡炳文一生著述甚丰,有《周易本义通释》12卷、《五赞通释》8卷、《春秋集解》、《大学指掌图》、《五经会意》、《四书通》26卷、《四书辨疑》、《性理通》、《尔雅韵语》、《纯正蒙求》3卷、《杂礼纂述》、《云峰笔记》、《云峰诗余》、《云峰文集》10卷、《孟子通》14卷、《论语通》10卷等。寿八十四卒,集贤院劄谥“文通”。

  胡默(1296—?)  原名维申,字孟成,号石邱。为明经十五世儒祖。尝授学于族父胡云峰,尽得其传。创建“石邱书院”于考川村之南,以居学者。尝客徽州府城郡帅家,刚毅典雅,有馆阁气味。遇乱,不屈贼而死。所作有《石邱诗文集》,师山郑先生为之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9-18 17:11:49 | 只看该作者
楹联鉴赏(二)  
2006-9-13 来源:黟县地方志 作者: 被阅读727次  
(一)
笑哭到六七年,才建筑一栋书房,可见他无钱无势;
没去了数百载,能保存几间瓦屋,总算我有子有孙。
[简析]
    此联系黄石先生为自己书房“问梅花馆”所撰楹联。黄石(1880— 1953),字少牧,一字问经,又字肖牧。黟县黄村人,“黟山派”书画篆刻开宗大师黄士陵长子。能承家学,工篆刻,摹勒拓品,尤为佳妙。晚清秀才,随父游幕京师给拓彝器全形,分阴阳向背,逼近六舟。曾协其父为湖广总督端方拓编“陶垒吉金录”、“陶垒藏石录”。曾从政为官,先后五任江西永丰、南城等县县长,正直清廉,两袖清风。由于潜心金石,操刀不辍,66岁竞致眇去一目,自改名“了然老人”。
    “问梅花馆”是黄石挂冠归里后静养之所。黄石晚年又号“笑没”,故该联为“嵌名联”。上联从他人言:治学从政,折腾到67岁,才有归属自己的一间书房,是一无作为之人;下联从己说:尽管家产微薄,希望后代能珍惜其来之不易,妥为传承。
    联文质朴,口语化与乡间田园环境、恬淡静养生活相和谐;对仗工整,嵌名号与黄石治学严实、坦荡对待人生相应承。
(二)
十干衍派源流长,
七哲名家气象新。
[简析]
    此联为黟县西递村胡氏族祠“敬爱堂”门联。“敬爱堂”坐落于西递村中心,原为壬派胡氏仕亨公享堂,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后毁于火,明末重建,清初落成。因仕亨公子孙繁茂,渐趋昌盛,西递胡氏多属其后裔,于是“敬爱堂”遂扩建为族祠。  
    上联追溯胡氏非凡历史,源远流长。西递胡为婺源明经胡昌翼公五世孙胡士良迁至而成。明经胡传至四世孙令极公时,已有兄弟10人,继以天干名之各房,称曰“十干衍派”。胡士良排行老九,属壬派,故西递胡又称明经壬派胡氏。
    下联称赞胡氏后代名人辈出,宗族兴旺。七哲名家,是指明经胡氏在宋元期间的胡伸、胡方平、胡斗元、胡次焱、胡一桂、胡炳文、胡默等7位经学名家,其中胡斗元、胡炳文为壬派胡氏名人。原坐落西递村头梧赓桥旁建有“七哲祠”,即为纪念这七位胡氏大儒而建。
    联文简短,却道出西递胡氏,家族源远流长;追源思今,表现胡氏宗族面对辉煌之自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4-9-18 17:12:42 | 只看该作者
胡玉斋先生方平  
  胡方平,号玉斋,婺源人。早受《易》于董介轩,继师沉贵■,精研《易》旨,沉潜反复二十余年,而后著书发明朱子之意。其言曰:「朱子言《易》,开卷之初,先有一重象数,而后《易》可读。《启蒙》四篇,其殆明象数,以为读《本义》而设者与!象出于《图》、《书》而形于卦画,则上足以该太极之理,而《易》非沦于无体;数衍于蓍策,而达于变占,则下足以济生人之事,而《易》非荒于无用,于是《本义》一书,如指诸掌也。」子一桂。

毅斋门人   
  胡玉斋先生方平(见上《介轩门人》。)  
  隐君范求迩先生启  
  范启,字弥发,一字求迩,□□人。博学穷理,沈毅斋高弟也。高尚不乐仕进。理宗末,尝征之不起。所着有《鸡肋漫录》、《管锥志》、《井观杂说》。  

玉斋家学  
  乡举胡双湖先生一桂  
  胡一桂,字庭芳,婺源人,玉斋子。生而颖悟,好读书,尤精于《易》。年十八,领景定甲子乡荐。试礼部不第,退而讲学,得朱氏原委之正。尝入闽,博访诸名士。建安熊禾去非方读书武夷山中,与之上下议论。归而著书,远近师之,号双湖先生。(百家记。)  

小翁门人   
  孝善胡先生斗元  
  胡斗元,字声远,婺源人也。受《易》学于朱子从孙洪范,学孝称为孝善先生。尝谓:「《干》专言善,性也;《坤》兼言善不善,情也。《干》之善世,吾无及已;《坤》之积善,吾庶几勉之。」(参《姓谱》。)

孝善家学   
  山长胡云峰先生炳文(附族子淀。)  
  胡炳文,字仲虎,婺源人。父孝善先生斗元,从朱子从孙小翁得《书》、《易》之传。先生笃志家学,又潜心朱子之学,上溯伊洛,以达洙泗渊源,靡不推究。(云濠案:一本云:「凡诸子百氏、阴阳医卜、星历术数靡不推究。」)仁宗延佑中,以荐为信州道一书院山长,调兰溪学正,不赴。至大间,其族子淀为建明经书院,以处四方来学者,儒风之盛甲东南。所居面山,世号云峰先生。着有《易本义通释》、《书集解》。《春秋集解》、《礼书纂述》、《四书通》、《大学指掌图》、《五经会义》、《尔雅韵语》等书。(修。)  

明经胡氏之七哲名儒:
http://www.chinawuyuan.com/cultur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079

安徽省黟县胡氏名儒:http://www.hzwhlyh.cn/showart.asp?art_id=485

斗元字元浩,靖安人。至正十年,领江西乡荐第一,下第,署鰲溪书院山长。
贼至靖安,掠斗元乡里,斗元以乡兵击败之。入县治,与潮海共图战守。及潮海被
执,贼胁之使降,斗元骂不屈。乃以土埋其腰,不死,又缚置暗室。斗元仆墙以出,
逃入深山,狂骂而死。

转贴《新安理学与易学》
          新安理学与易学
            郭振香
  新安理学是宋元明清时期以徽州(古称新安,包括今安徽省黄山市和江西省婺源县)籍理学家为主体而形成的一支地方理学流派,这一流派奉祖籍徽州婺源的朱熹为开山宗师,以维护继承、发扬光大朱子学为宗旨。新安理学具有鲜明的学派特色,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对易学的重视和研究。
  在新安理学形成的南宋时期,与朱熹齐名的程大昌(徽州休宁人)就著有《易原》和《易老通言》。朱熹对《易老通言》推崇备至,称赞此书“立言之旨奥博,非先儒思虑所及。”(《新安学系录》卷五)大约100多年后,徽州又出现了一位“精研《易旨》,沈潜反复二十余年”(《宋元学案》卷八十九)的理学家胡方平(徽州婺源人)。他著有《易学启蒙通释》2卷,此书主要阐释朱熹《易学启蒙》之旨,多引朱熹门人及后学之说进行诠释。值得称道的是,胡方平的易学研究还成了家学。其子胡一桂生而颖悟,好读书,尤其精通于《易》,著有《周易本义附录纂疏》15卷、《易学启蒙翼传》内外两篇。无独有偶,另一位新安理学家胡炳文(徽州婺源人)的易学研究亦受益于家学,其父胡斗元,跟从朱子的从孙朱小翁得《书》、《易》之传。胡炳文自幼好学,长大后潜心于朱子之学,著有《易本义通释》12卷,其解说以朱熹的《周易本义》为依据,采诸家之说互相发明。
  元末明初的新安理学家的重要代表人物是陈栎(徽州休宁人)、朱升(徽州休宁人)和郑玉(徽州歙县人)。陈栎为新安理学大师,他为了维护朱子之学的纯真性,一生勤苦,著述不辍,留下许多书、传、纂、疏,其中包括《读易编》。朱升曾受学于陈栎近20年,深得陈氏器重,他十分注重读书,于五经皆有旁注,而《易》尤详。郑玉平生虽对《春秋》用力最深,却有“天地一《易》也,古今一《易》也,吾身一《易》也”的慨叹,并著有《周易大传附注》。
  明中后期,王学兴盛,新安理学内部出现分化,阵容逐渐萎缩。其间虽有程日童(徽州休宁人)编纂《新安学系录》16卷,但终究无法挽救新安理学衰落的命运。戴震“皖派经学”的创立,标志着新安理学的终结,这一终结同时隐含着易学研究的凋零迹象。在戴震丰厚的学术著作中,易学研究可谓沧海一粟,只有在他的《经考》与《经考附录》中,才论及到易学,而且多是征引前人注解,按语微少。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在戴震所援引的寥寥数人中,就包括了朱子、程大昌、胡一桂、胡炳文四位新安理学家,由此可管窥到戴震哲学中挥不去的新安理学余韵。
  《周易》虽有“群经之首”之誉,然《易》之难治,可谓学者共识。那么,为什么新安理学却形成了重《易》治《易》的流派性特征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派传承的自然演进。就朱熹来说,他虽认为《易》于六经,最为难读,但其一生对《周易》的经传注述并没少下功夫,除了平日讲学,同朋友、学生书信来往中常论及《周易》以外,还同蔡元定合编了《易学启蒙》,并独撰了对后世影响较深的《周易本义》。新安理学既以发朱子学为己任,当然也要将朱子易学一脉传承下来。二是《周易》主流精神与徽州生存环境的契合。徽州地处万山丛中,山多地少的地理环境限制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拓展。在这样艰苦的生存环境中,《周易》“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大生”精神无疑是对徽州人的最大鼓舞。三是理学家自身勤苦自励的品格。或许是由于艰苦的生存环境的锤炼,多数徽州人都养成了坚忍弘毅、奋发向上的品格。史载程大昌十岁便能成文,成年后因苦于两汉以来《易》义之纠纷至甚,所以作书以贯通之,苦力思索,四年而成《易原》。胡炳文自幼嗜学,父母恐其成疾,欲阻止其学习,他便用衣服遮蔽窗户缝隙,终夜默诵。程直方竟能做到读书十年不下楼。新安理学家共有的勤苦自励的品格是他们精研典籍特别是易学的内在动力。
  在形式上,新安理学家治《易》不仅继承了朱熹“取经文本义”的释《易》原则,而且发扬了“既不废取象学说又注重义理”的解《易》风格。在内容上,新安理学家对《周易》“开物成务”的本旨给予了特别关注。朱熹指出:“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乃《易》之“大意”。郑玉在《周易大传附注序》中说:“《易》可前知,所以洁净精微之教而示人以开物成务之道也。”胡方平认为《易》“上足以赅太极之理,下足以济生人之事。”(赵吉士《寄园寄所寄》)聚焦于《周易》“开物成务”之本旨,新安理学家著书讲学,孜孜不倦,为易学在徽州地区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光明日报2003年6月10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4-9-18 17:12:55 | 只看该作者
“明经胡”之“七哲名儒”明经胡氏自唐末在婺源考川发祥,由于始祖胡昌翼“倡明经学,为世儒宗,尤邃于《易》”,故后嗣皆有重教崇儒之风,世以经学传家。宋、元期间,孕育出七位声名藉甚的理学名儒,他们分别是:“八世丁派胡伸,十二世戊派胡方平,十三世壬派胡斗元、己派胡次焱、戊派胡一桂,十四世壬派胡炳文,十五世己派胡默”,世称“七哲名儒”。这里,根据史料的记载。

明经胡氏宗谱: 八卷,首一卷:[婺源]

家谱名:明经胡氏宗谱: 八卷,首一卷:[婺源]

作 者:(清)胡天望等纂修

堂 号:

先 祖:始迁祖:[唐]胡昌翼; 先祖:[唐]胡三; 名人:[宋]胡伸; 名人:[宋]胡次焱; 名人:[宋]胡方平; 名人:[元]胡一桂; 名人:[元]胡炳文

居 地:江西胡氏家谱 > 婺源胡氏家谱

版 本:清康熙59年(1720), 木活字本

摘 要:参见清胡陆秀修《考川明经胡氏宗谱》条目。卷首谱序、墓图、修谱凡例等,卷一至七行传。

转载引用:徽派文化历史人物;
http://bbs.fobshanghai.com/thread-1327051-1-1.html

1、明经胡唐末迁婺(婺源县考川)。
2、茶业为徽商经营的四大行业之一。徽州植茶始于南朝,唐代已成为全国著名的产茶区。862年,歙州司马张途在《祁门县新修阎门溪记》一文中记载,当时祁门县山上遍植茶叶,百分之七八十的人靠业茶为生,每年二三月新茶上市,茶商云集。宋代徽商朱元经营茶业,遇蔡京改茶法,说其私贩茶叶有罪,因而下狱。元代敏人毕仁16岁便在庐州开设茶叶店,充当坐贾。其父毕天祥则每年运茶数百引,充当行商。坐贾与行商结合,获得商额利润,知名于时,明清是徽州茶商的鼎盛时期,清乾隆年间,徽商在北京设有茶行七家,茶庄百家以上,在津、沪开茶庄也不下百家。   这是湖南安化茶商胡英安定家族自祁门迁徙安化的主要线索。


清华胡氏源流介绍:
来源于:http://bbs.huizhou99.com/read.php?tid-27091-fpage-8.html
清华胡氏,习称“常侍胡”。
  一、婺邑古治概略
  清华,是婺源古邑治所在地。《徽州府志》、《婺源县志》记载: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士人洪真叛,以休宁回玉乡鸡笼山为巢穴,踞于歙、衢、睦三州之界,聚众活动于遂安、开化、休宁县地四百余里范围;朝廷发兵三年讨平后,为便于统治,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割休宁之回玉乡、乐平之怀金乡,正月初八日立婺源县,设治于清华。延至天复元年(公元901年),县治迁弦高镇(今紫阳镇),清华曾为邑城160余年。
  因其地控婺北咽喉,扼皖赣交通要冲,婺、浙二水于此交汇,故“吴楚舟楫俱集于此”,为“京省要津”。南宋咸淳五年(1269年),胡升(国史馆编校)始撰《星源图志》记:时清华修街五里,列长寿、桂枝、安仁、仁寿四坊,沿街上下有九井十三巷。又有如意寺,唐开元间(713-740)建;宋徽宗钦赐“御书楼”,武翼大夫胡师礼建;方塘,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岳飞领兵掘。另有胡氏双阙,理学大师朱熹题曰:“唐室遥遥孝义门,屹然双阙至今存。当时泣尽思亲血,化作恩波遗子孙。”
  二、胡氏受姓由来
  胡氏受姓之源,根据《元和姓纂》等史料记载:胡氏出自妫姓,是舜王的后代。西周初年,周武王灭商后,封舜的裔孙妫满于宛丘(今河南淮阳),建立陈国(辖境有今河南东部和安徽一部分)。妫满逝世后谥号为“胡公”。公元前479年陈国亡于楚,故其公族有的即以祖谥号为姓,成为胡姓。
  上述所述胡氏受姓之源,与《清华胡氏统谱》所载一致。统谱中曰:“胡氏实自胡公满始,满封国于陈,以谥为氏。”又有文记:“…… 武王克商,封胡公满于陈,以绍舜嗣。其后,以国为氏者陈其姓,以王父谥为氏者胡其姓。”
  三、清华胡姓源流
  按《清华胡氏统谱》卷首《谱序》中记述:“我胡氏,……传至二十一世有曰计宁,以武略进身仕汉为车骑将军,景帝时封安定郡君,其子元善亦袭爵,故胡姓称安定郡者,从此而始也。”由于胡姓子孙在安定郡繁衍兴盛,族人遂以安定为郡望。“胡姓之后,历秦至汉渐以茂大,及唐宋而繁昌,棋布于天下。”对清华胡氏源流,旧谱在排列远祖世系时,尊虞舜裔孙阏父为一世鼻祖,其子胡公满为二世祖,……延至胡曈止,共六十三代。对胡曈其人,《清华胡氏统谱》载:“曈,又名炼,字叔明。仕唐为宣歙府尹,致仕家居(歙县)黄(篁)墩。后黄巢犯宣歙,公应诏起义,集壮士守御祁门,屡战克捷,取巢兵于宣歙境上,升为浙西节度副使。……有子七,一曰康,字寿康;二曰宁,字福宁;三曰仁,字聪仁;四曰宅,字广武;五曰惠,字靖惠;六曰珍,字茂珍;七曰学,字学辉。……光启中,公以子(胡)学有功于朝,封为金紫光禄大夫,廪给二品。”
  胡氏迁居清华是在唐末,始迁者系胡曈第七子胡学。谱载“唐散骑常侍学公者,由黄(篁)墩徙居婺北清华,是为清华常侍胡始迁祖”可为明证。对胡学迁清华,《清华东园胡氏勋贤总谱》有更详明的记载,是谱曰:学公,字真翁,号东山,行十八。生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咸通九年(公元868年)登郑从谠榜进士第。……官至银青光禄大夫、散骑常侍,诏赐新安郡开国男,食邑三千户。文德元年(公元888年)致仕,由黄(篁)墩徙居古邑婺北清华,是为清华始迁祖。天祐丙寅(公元906年)卒。
  胡学选择清华,是因其“年十八时,侍父曈公游婺源通灵观炷香,道经清华,见其地址清溪外抱,形若环壁,群峰叠起,势嶂参天。曰:住此,后世子孙必有兴者。遂由古歙黄(篁)墩而徙居焉。”
  四、清华胡氏迁徙
  胡学自唐定居清华后,随着子孙的不断迁徙,其苗裔除在婺源本土繁衍外,转徙外埠者亦众多。明嘉靖辛亥(公元1551年),奉议大夫、南京通政使司参议吕怀曾说:胡学“生子八人,今徽州六属邑(歙、休宁、婺源、绩溪、祁门、黟)之胡氏,多为其后。”如:胡学第四子胡文,字延晖,官礼部尚书,生子五,第三子为太乙;太乙行十八,迁贵池塘港口,生子四,第二子为胡炎;胡炎,字子珃(绩溪龙川胡氏宗谱作“琰”),官散骑常侍,居青州漢(为“濮”字之误)阳县,恩赐田宅于(绩溪)华阳镇,后以龙川荆林里山水奇秀,因家焉。上述,足以说明清华常侍胡播迁的广泛。
  值得注意的是, 考水明经胡氏“七哲名家”中的胡一桂(字廷芳,号双湖),大德元年(1297年)为《清华胡氏宗谱》作序时,说自己是清华常侍胡的苗裔。其在序文中曰:“我族自唐散骑常侍由黄墩徙居清华,子八人支分散处,寄居列郡,各自为宗。……一桂为常侍十二世孙。”明代《新安名族志》“胡·梅田”条中,所载“出清华常侍公后,十二世曰一桂”证实了这一点。
  五、清华历代闻人
  胡氏定居清华后,“由是山水之精英,钟为豪杰之挺出,历唐而宋而元,以迄国朝,甲第蝉联,簪缨奕叶。”确实如此,历史上,胡氏经科举中进士者有17人,出任七品以上文武官员有12人。又有一些文士和“以道德显名当世,以隐德耽乐泉石者”。据民国《婺源县志》统计,清华胡氏22位文人留下传世著作有49部。仕宦如:胡德,明正德三年(1508年)中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督福建、浙江粮运,宦官搜其箱,仅扇数把。后擢四川参议、云南参政,时云南土司官侵吞制盐户利达九年,户部使者拟请兵处置,胡德单赴,教谕父老,补收盐税数万。文士如:胡皋,善画,可追顾(恺之)陆(探微),又工书、诗、古文辞,游京师,公卿争视为宝。眀天启间(1621一1627),随将军赵佑宣抚朝鲜,朝鲜人得其片楮,如获珍宝;在朝周年,砚被磨穿,因著有《穿砚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4-9-18 17:13:16 | 只看该作者
安徽绩溪胡氏专栏之一
明经胡的来历及分布
一. 明经胡的来历
  1、 胡三简介
  胡三,讳清,字鉴之。仕唐昭宗朝至金紫光禄大夫,一说任皇宫近侍。唐天佑甲子年(904)胡三宦游途经唐昭宗驻骅之地——河南陕州,将昭宗新生儿携归婺源。一说由当胡昌翼奶娘的胡三妻子秦氏携出,抚为义子,取名胡昌翼。如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黟县西递就是这样介绍他们的始祖的。胡三唐会昌癸亥年(843)三月初五生,后唐天成丙戌年(926)五月殁,享年84岁,葬考水村下市宅。胡三娶秦氏,继陈氏,均无出,为感念胡三为李唐留下一脉真传之恩,后人均以义祖祀之。
  胡三与胡昌翼是不是义父子的关系,明嘉靖版《龙井胡氏族谱》,同治版《清华胡氏统谱》认为胡珍生胡三,胡三迁考川生昌翼。这种记载与元版《新安大族志》、明弘治版《徽州府志》不同,但由于方志刊布时间比宗谱版早,故所述可信性较大。胡三父系属安定胡,为胡瞳第六子胡珍之子。
  2、 明经胡的来历
  从谱谍、方志的记载来看,明经胡也是以始祖的官位或封爵或学衔来冠名的。胡昌翼,字宏远,号绎思,又号眉轩,唐天佑甲子年三月初一生,宋咸平已亥年(999)十月初三殁,享年96岁,娶詹氏。葬考川黄杜坞,墓呈八卦形。胡昌翼,后唐同光三年(925)以明经科第二名及第,但昌翼公“自今皇嗣”,隐居不仕,毕生致力于经学研究和倡办教育,其子孙也以经学传家,并涌现出群星灿烂的七大贤哲,即环谷、玉斋、孝善、梅岩、双湖、云峰、石丘,尤以梅岩、云峰最为杰出,他们均以易名家为东南学者之冠。为铭记生父之德、养父之恩,同时也有别于安定胡氏,昌翼易“李”为“胡”,后世称“李改胡”为明经胡,就方志而言,氏号最早出现于明弘治版《徽州府志》,至于谱牒,宋代的旧谱序就有明经胡氏号的表述,但是不是后人所作就难以稽考。而以明经为氏号明示于宗谱封面,则是明代以后的事。
  明经胡为徽州一大巨姓望族,长房胡延政一支迁绩溪等地;次子胡延宾一支迁歙县紫阳、汪岔等地;三子胡延臻世居考川,其子孙又析分为天干十派。
  二. 明经胡总世系
  以昌翼为始祖,明经胡的总世系排列如下:
  1、 长房胡延政一支
  胡延政,又名胡延进,字以礼(上庄宗谱又称克修)号节庵,昌翼公长子。后唐天成已丑年(929)二月十五日生,宋景德乙已年(1005)卒,享年76岁。娶妻詹氏,是明经胡迁绩溪的始迁祖,即胡雪岩与胡适的二世祖。
  延政宋开宝末年(975)任绩溪县令,宋咸平壬寅年(1002)知建德军。辞官后定居于绩溪北野的隐张山,稍后,徙居于通镇,由十二世裔孙胡禄又名胡百廿创立村基,以姓名地,称为胡里。其墓葬在绩溪胡里。绩溪七都中王村,也有延进衣冠墓,为其子胡忠所建。其裔主要分布在绩溪宅坦、上庄、尚廉、江塘冲、旌德河村头、高甲地、庙首东山和歙县竹园等地。明清以后长房各支随着经商、任官纷纷外迁于云南、江西、浙江、上海、本省等地,如今明经胡长房的裔孙遍及国内外。有关胡延政的生平、封爵、任职情况,明经胡内部在表述采信上存在严重分歧。
  2、 二房胡延宾一支
  胡延宾,字以敬,后唐长兴壬辰年(923)十一月七日生,卒年不详,任官迁歙县紫阳后又升任宣州剌史,枢密院副使。其裔分布于歙县紫阳、汪岔,江西万年、石门、广信等地。由于谱牒遭洪水侵没,此后延宾一支的子孙失传。但《中华姓氏谱》编入了胡延宾迁紫阳一支,至17世胡崇本又回迁婺源汪村。此后,胡崇本的后人因做木材生意迁往皋北定居,并修了《皋北胡氏族谱》。此外,1999年自称胡延宾后裔迁安徽望江的一支还去考川对谱,祭祖,并与上庄、西递合修《明经胡联合宗谱》。但纵观明清以来各个版本的宗谱,都认定二房一支失传。
    乾隆年间会修明经胡统宗谱,由于去考川参与会修统宗谱的二房胡姓拿不出元明旧谱,所以统宗谱只在末册以附录待考形式编入了这些二房后裔的世系。
  3、 三房胡延臻一房
  胡延臻,字以福,后唐清泰甲午年(934)九月十五生,宋大中祥符甲寅年(1014)十月殁,享年81岁,娶程氏,合葬考水焦坑口,育二子十孙,长子文昊,次子文晟。文昊又生四子:令福、令勤、令诜、令,文晟生六子:令恭、令宝、令询、令绪、令极、令敏,以天干地支分成“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派,三房世居婺源考水。
  三房一支,人丁兴旺,代有名儒。查阅统宗谱《考川阳基图》和《统宗六甲图》,当时在考川村就有明经书院、云峰书院、石丘书院、令尹书屋等多座。并由胡云峰、胡梅岩等大儒讲学,一时前来考川村就学的学子络绎不绝,人满为患。在琅琅书声的熏陶下,考川明经胡氏闻人迭出:宋绍圣四年(1097)胡伸、胡伋兄弟同登何昌榜进士,兄弟联芳一时轰动徽州府,此后又涌现了群星灿烂的七大贤哲。吴草庐先生曾说:有功圣学,莫若朱子,有功朱子,莫若云峰。朱熹第十八世孙、钦授修职郎、世袭翰林院博朱士在(考川统宗谱)序言中这样写道:
“考川,以易经登进士第,隐居不仕为考川始祖……独考司业国子伸,擅‘江南二宝’之目,十二传而有易简居士,曾受业于先子之门,郡志称其通五经,尤精于易;其子孝善先生,其孙云峰先生。三世以易名家,为东南学者之宗。又有玉斋先生受业于董梦程、沈贵瑶、沈固勉斋门人。董即槃涧从子,而槃涧又亲受业于朱子者也。宋史称方平易学得晦庵朱熹,源委之正传,于圣学多所发明,于后贤多所启导,胡氏经学代有人矣。如双湖先生,梅岩先生,尤多注述,此皆有功于晦庵,即有功于圣学者也。”可见明经胡名儒易经研究的杰出成果对朱熹学说影响之大。
  三. 明经胡贤哲闻人录:
  1) “江南二宝”之一的胡伸
  胡伸,字彦,号柳居士。宋绍圣四年(1101)弟胡伋,同登进士,兄弟联芳在徽州传为佳话。胡伸历任无为军,国子监司业、朝散大夫。他的文章在当朝颇负盛名。当时的大学称他与同乡汪藻为“江南二宝”。又任秘书著作郎,参与编修宋神宗日历及礼书《除右正言》,历经战乱,胡伸尚有二十多万字的著述传世,被大宋皇朝收入《四书五经大全》颁行天下。
  2) 明经胡七位贤哲
  凡去婺源考川拜谒昌翼公墓的人都会看到“三延并茂,七哲流传”的墓碑词联。“三延”是指昌翼公的三个儿子,“七哲”又是指谁呢?“七哲”就是指精通五经尤其是研究《易经》颇有造诣的环谷、玉斋、孝善、梅岩、双湖、云峰、石坵、安国这七人。
  环谷先生:方志、谱牒均未记载,生平不详。一说指胡伸。
  玉斋先生:(1223—1278),号玉斋,名师夔,又名方平。曾求学于朱子门下,尽得朱子易学之传,《徽州府志》称他精通五经,其子孝善,孙炳文也是当时皖南的易学名家,有《启蒙通释》、《性理》等书行世。
  孝善先生:(1224—1295)名梦季,字声远,号勉斋。师从朱子,从朱小翁受得书学之传,于家道叔诸人从游三百,卒后由高仓州太守题其墓。墓碑大书“孝善先生之墓”,其门人俞洪等人私谥为孝善先生。
  梅岩先生:(1229—1306)名次焱,字济龙,号梅岩,晚又自号余学所居之室。读书不辍,博学强识,魁江东,入太学。南宋咸淳四年登(1268)陈文龙榜进士第。历任湖州县簿,贵池县尉。德佑元年(1275)元兵下江南,遂辞官回籍,与兄弟子侄讲经论道,课徒自娱。注疏《四书五经》、唐诗绝句,又注朱子《感兴诗》。其诗文由族孙胡琏搜辑成十卷,名《梅岩文集》。同时又编修宗谱,对明经胡宗谱的氏号、称谓、省墓、过继等都作了考述例定,使后世明经胡修谱有例可援、有据可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收进了胡梅岩的条目。
  双湖先生:(1247—?)字庭芳,又号双湖。乡荐,入元(朝)不仕,退而讲学,门徒盈门。明弘治版《徽州府志》,编有“祭胡双湖先生文”,著《易纂》,疏《启蒙十翼传》,纂《十七史纂编年》等书行世。
  云峰先生:(1250—1333),名炳文,字仲虎。炳文嗜学成性,五六岁即涉猎经史十六七部。炳文家学渊源,又笃志朱子之学,上溯伊洛,凡诸子百家,阴阳医卜、星历术数无不推究,终成元代为世所宗的经学大师。元仁宗延佑年间,被荐为江宁教谕,信州道一书院山长,四方学者云集,后兰溪学正,不就。至大年间(1310)其族弟胡淀出资修建明经书院于考川芳坞口,以处四方前来求学者。炳文亲任山长,课试诸生,学有所成者不乏其人。考川当时儒风盛甲于东南。炳文先生学宗朱熹,尤精于《易》,著有《云峰集》、《四书通易本义》、《五经会意》、《纯正蒙术》、《云峰笔记讲义》等二十卷传世。《中国文化大典》收入了胡炳文的条目。
  石坵先生:(1295—?)名维申,字孟成,号石丘,曾受学于族父胡云峰,尽得其传。创设石坵书院,广纳学子,后客居徽州府城,因遭战乱不屈而卒。著有《石丘文集》传世。
  3、明经胡在绩溪的分布
  明经胡为绩溪胡姓的重要一支,据谱牒和方志记载,绩溪的明经胡姓的来源和分布如下:
  (1)长房胡延政的胡里派:方志和道光版考川宗谱承认胡里胡姓属胡延政始迁绩溪的一支,其气势恢弘的祠宇为绩溪明经胡各派创建最早的宗祠。乾隆二十一年(1756)与上庄、龙塘一起合修宗谱,定名为《中王宗谱》亦名《胡氏宗谱》。胡雪岩属胡里一支的后裔,上世纪五十年代因建新安江水库,浙江淳安的明经胡三房胡延臻的后裔八户迁入湖里定居。
  (2)胡延政子胡忠的龙井派:该派以宋景德四年(1007)定居龙井村的胡忠为始迁祖,除龙井本派——龙井宅坦派和外迁的支裔外,其裔又繁衍外迁。本镇的杨林(上庄)、尚廉、江塘冲、浩寨的叶村,里洪坑及今胡家横神头(仅存两户)等均是胡忠后人在县内的分支;
  (3)扬溪石金山三房甲派:属昌翼公三房——胡延臻的长孙胡令福(甲派)一支,第十世孙胡迈,于宋元符三年(1100)前后由婺源考川迁家石金山,即今扬溪石金山、大石门一带;
  (4)荆州上胡家甲派:同属胡延臻长孙胡令福一支。是胡延臻第十二代胡德芳由绩溪石金迁歙县芳塘再由芳塘分迁绩溪的一派。始迁祖是第二十九代胡仁兴,仁兴生五子,其祠号为“五义堂”。现有一千多人,仅次于上庄、宅坦;
  (5)临溪石榴村及备溪丙派:属三房胡延臻第三个孙子胡令诜一支的后裔。石榴村的胡姓是明代永乐十五年(1417)前后从歙县鲸川迁入。其始迁祖为胡怡,传至第二十九代,胡贵孙又从石榴村迁居备溪,即现在临溪镇下备村。如今从绩溪外迁的明经胡氏遍布国内外,主要是长房胡延政的后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4-9-18 17:13:41 | 只看该作者
“我的谱牒上面记载是南唐时期从湖南省醴陵县德善乡迁到江西省吉州;后来到婺源县的;再后来明中叶【始迁祖、尊称:宗一公】字【开泰】避战乱迁到江北无为州皇图寺卜居的。”(志忠语)
    今天再次看了志忠宗亲的寻根问祖资料,我有几点想法供参考:
    一、族谱记载:“南唐时期从湖南省醴陵县德善乡迁到江西省吉州”这有点像胡义国宗支(关至贇一派)。
    二、目前得知在“湖南省醴陵县”一带的胡氏以胡安国支系为大支,自然就有与清华胡氏宗支挂上的可能。同时,志忠世系在宗一公以下基本可信。疑点在所谓的胡一桂、胡方平明经胡氏父子身上。明经胡氏虽姓胡,按始祖改姓定下的规矩“改姓不改郡”,该支不能继续附会为“安定郡”,应为李氏“陇西郡”。在目前掌握的堂号中,明经胡氏的“积善堂”是可信的。一些族谱上所言的“安定郡”之“积善堂”是不够准确的。“安定郡”中的只有“慈善堂”,这在龙川胡氏宗祠里有清楚的记载。到目前为此,我尚未看到可信的华林堂之“积善堂”。
    三、从志忠宗亲先祖迁徙的路线来看,是否会有以下可能:如果族谱记载的“南唐时期从湖南省醴陵县德善乡迁到江西省吉州”这一段是真实可信的,那么,就有可能是“安定郡”胡氏。至于后面出现的明经胡氏先祖,或许是先人会谱当时明经胡氏大支的缘故。这就表明,安定胡氏改为明经胡氏之嫌,实属罕见历史之迷。历史上为了生存与发展,异姓之间或同姓(同音字)会谱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有的族谱专家所言的“一般先祖修谱是不会忘宗的”,在现实生存的条件下往往是会改变的,这就是我一贯所讲的中华百家姓自古是一家的道理。
    如果上述安定郡胡氏不成立,那么志忠宗支当为明经胡氏一派。关于族谱中的“安定郡”胡氏说法,我注意到现在安徽原籍本土的明经胡氏不管是宗谱还是明经胡氏口传,尚有“安定郡”胡氏说法,一方面这似乎标志明经胡氏尊谢义祖胡三公,不忘救难之恩;另一方面当然也有近代以来牵附清华胡氏之荣,《世界胡氏通谱》编谱中总会方面也深感到这方面的阻力,但事实还得归事实。寻根问祖的确是一桩难事。
   四、上述的观点依据的是族谱编修中的常理。目前清华胡氏世系还是比较清晰的,但却找不到志忠宗支的影子;安定胡氏是胡姓最大的一支,几乎绝大多数的胡氏宗亲都自谓为荣。如关之贇胡氏一派也是自谓“安定郡”胡氏,更不要说历经六朝大官的胡广家族是否“安定郡”胡氏了。在志忠宗谱中,也提到安定胡氏与明经胡氏之辩。答案只有一个:胡一桂是否先祖?如是则为明经胡氏,反之则为“安定郡”的清华胡氏。至于“南唐时期从湖南省醴陵县德善乡迁到江西省吉州”的记载,我感觉很好解释,“安定郡”胡氏家族当然会有这样的记载,不管是否属于本支。因为,汉代就有安定胡氏迁徙西南为官或居住的记载。
   希望能对志忠寻根问祖有所帮助为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4-9-18 17:14:00 | 只看该作者
转载:
《虹乡胡姓家谱》前言
     天之有文以记岁时,地之有图以识疆宇(域);族之有谱以考世系。上则封存祖庙,下可分藏各支;远可明知根源,近可使世系不紊矣。
    盛世修国史,乃国泰民安;而今研家史,乃民族之兴旺;良机幸遇,不可失之。
吾族贤达者,谋撰宗谱以昭后晓久矣。为此,贤后远奔盱眙、怀远、定远、肥东、淮南、凤阳等地,近则往返于宿、泗、灵、固、五等处;历经艰辛,征考祠史碑志,幸族人鼎力相助;众志成城,不负所望,现已成谱。
     我胡氏家族,乃舜帝后裔,舜承尧禅,治理天下。斯时也,世年洪流华夏,灾遍神州;舜命禹治之,终平水患,功垂千秋,乃舜之德也。武王于妫满寻舜裔胡公满封之于陈(今河南宛丘),后裔繁衍,实为昌盛。始祖明公(现灵璧东南官庄门口有其坟墓)、瑗公先后由甘肃安定相迁于虹乡、如皋定居,嫡系通贯、遂承继父业,繁衍生息;历经宋元之代,至元末,大海、大渊公横空出世,始露端倪。时大海迫于生计,忠随朱元璋(明太祖)起事,南征北战,屡建战功,殁后追封为越国公,谥武庄(现泗县西南二十公里处大胡庄东,尚有大海公及其亲属之墓)。
    其后人,或奠居于老营湖,仰承祖训,艰苦创业、诚敬待人,积善堂前;或邻移宿州老汪湖,东至祭天,孟春祈谷,亲飨先农,亲耕田亩;或乔迁他乡、另辟天地,大展宏图,创基立业。现星罗棋布,繁衍全国各地,胡氏发展之势可谓壮大矣。
    为寻根溯源,骨肉相识;故于岁次己亥之春,南北各处分支代表齐集于老营湖,共商胡氏续谱之大计,其经数载,现已编篡(纂)成册,刊印于世,以飨后人。
                                        三十世孙家永  廿九世孙翔麟  奉命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4-9-18 17:14:19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濡湏的来历:
濡湏,读rú huì。有人说它是一个因为战争而产生的地名,它是当年孙权为从淮南进攻曹操而设的一个据点,大将吕蒙建议“又劝(孙)权夹水口立坞”,以防曹军猝至而措手不及。《吴录》说了这件事,当时还有不同意见,“权欲作坞,诸将皆曰:‘上岸击贼,洗足入船,何用坞为?’吕蒙曰:‘兵有利钝,战无百胜,如有邂逅,敌步骑蹙人,不暇及水,其得入船乎?’权曰:‘善。’遂作之。”那里原来只是河岸,是东吴君臣为卡住水口而拒曹,人为建的一座城,名叫濡湏坞。这条濡湏河,发源于巢湖,向东入于长江,河流很短。一说,濡湏因濡湏河而得名。据《中国历史地图集》标注,濡湏坞是在含山县城西南与无为县城东北之处。就这么一个人造的据点,演出了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剧,塑造了一个个英雄,而且演出的极为出色,我们应为濡湏的历史感动,叫好。濡湏因历史上的战争而产生,后来也因战争的转移而消失,至今地图上已找不到濡湏这个地名,它的故址在哪里,也众说纷纭,有的说,在无为县,另有人说在巢湖市,芜湖日报说,濡湏在芜湖市的鸠江区,濡湏口就是裕溪口,因为按吴语濡湏和裕溪的读音是一样的。
这里所说的战争,主要是指《三国演义》第六十八回孙权与曹操在濡湏口发生的“濡湏之战”。(具体三次:213年正月,曹操攻孙权濡湏口之战;217年2月,孙权与曹操第二次濡湏口之战;223年,曹仁与朱恒濡湏口之战。亦说215年11月,曹操进攻濡湏。)
濡湏坞,又称濡湏城、偃月城,简称濡湏。濡湏坞建在濡湏水口东岸的龟山(又称濡湏山),此谓东关;西岸是七宝山,又建有西关。相传,夏禹治水“凿东关石梁为渡漕”,巢湖水得以东流入江。濡湏水,在濡湏坞的向南约二公里处,分为两支,就是石莲先生说的濡水和湏水。濡水向东南再折而东流,又称濡湏河、天河、峪溪河、裕溪河。湏水流向东偏南,称牛屯河,在含山县境内又分为两支,一支东流而南与濡水汇合,东流入长江;一支转而流向东北,经和县境内于西梁山北入江。可见,濡湏就是濡湏,就是濡湏坞(或称濡湏坞)的所在地,因此,其下流的两支流才被称为濡水和湏水;或者因其下流不远处分有濡水和湏水,所以其地才称为濡湏(或濡湏城)。现在这个地方应是今东关镇所在地西边约三公里的裕溪河岸的东关故地,属含山县。裕溪河,成为无为县与含山县的界河。
当然,濡湏当时只是一个军事据点,不是明确的行政机构。连同周边的无为、含山、巢县部分地区,史上也被称为孙吴濡湏。比如,现在巢湖市有濡湏桥,无为、含山有濡湏宾馆等地名、称谓。更为值得注意的是,濡湏二字,古往今来,在无为县被广泛使用于教育、书画、诗词、地名、店名、人名字号、家谱、书籍、匾牌、楹联等方面,现在无为的人文墨客大都知道濡湏古为濡湏。濡湏已成为无为的代名词了。清末民初的无为著名诗人方六岳(名澍)就著有《濡湏诗选》。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三野24、25、27军在无为沿江一带横渡长江后,陈毅诗兴大发,挥笔写道“春水方生濡湏口,大军从此过江东。”这里借用了孙权“春水方生”的典故,用古战场濡湏口代称无为大地,显示出大军挥戈南下的英勇气概;无为也因此涌现了马毛姐、车胜科、王德金、周德太等一大批渡江英雄模范。
有趣的是,濡水与湏水分流后,折向东南约四公里处,无为境内北向流入一支小河,汇合主流后笔直向东流去,经过运漕古镇,故这段濡湏河又称运漕河。无为境内的这条支流,源于庐江县境内,东流经千年古镇襄安,再折而向东北,与无为境内西来的另一支流,绕无为县城而下,合而向东,在仓头镇下流又折向东北,流入濡湏河,全流称为西河。亦与濡湏谐音。这其中有何因缘,暂无答案。
至于濡湏河与芜湖市的关系,是这样的:濡湏河因历史等原因,又称为天河、运漕河、峪溪河、裕溪河等。濡湏口,指濡湏水口,是古代的濡湏坞河岸,在现在的裕溪河上游;而今天的裕溪口,是裕溪河的下游尾部入江处,这个河口北岸有个地方叫裕溪口,这是江东芜湖市的行政飞地,是芜湖市鸠江区的裕溪口街道。芜湖历史上与无、含、和三县政治、经济、人文关系密切,相濡以沫。所以,借用一下濡湏的美誉,还是可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4-9-26 10:17:41 | 只看该作者
衷心感谢站长宗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4-12-5 18:45:19 | 只看该作者
站长辛苦了,希望今后多建这样的专栏或专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安徽胡氏宗亲网 ( 皖ICP备10204315号-3 )  

GMT+8, 2024-12-26 21:45 , Processed in 0.106157 second(s), 1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