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安徽胡氏宗亲网 - 弘扬家族传统,坚定文化自信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安徽胡氏通谱首卷凡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1-1 16:39: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安徽胡氏通谱首卷凡例
(征求广大网友群友意见建议稿)
绩溪   胡维平

一、首编《安徽胡氏通谱首卷》,因录入的安徽诸胡大支、名族的世系、谱牒、宗祠、古墓(重要始分祖、皖胡名人墓茔)既多且全故名。它是包括皖胡外迁支派在内、跨省连市、体例有所创新但仍属谱牒范畴的皖胡通谱的卷首,富于存史、资治、教化、寻根等功能,更有谱牒学、人类学及迁徙史等学科的研究价值。
二、本谱是现居安徽省内胡氏及迁往外省支派繁衍生息、迁徙流布、开拓创业、家风传承等编重于谱牒、祠堂、堂号、排行、世次内容介绍的全面记录和系统总结,它纵贯江淮古今,覆盖皖胡省内外各支,坚持存真传信、全面准确、详今溯古的原则,全面客观记述安徽胡氏及其迁出支系(略记近期迁入皖境的其他胡氏)的续谱、建祠、修墓的历史,兼及安徽胡氏历代修谱建祠功绩卓著的宗贤与实业家的介绍。
三、本谱采用书、记、志、传、图、表、录等表现形式。
四、谱首概述,总摄省内外安徽诸胡,以统揽全谱;分述倾重于始分祖(迁始祖)以下世系的排记,以存皖胡各支繁衍快慢的“宗迹”。
五、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辅以记事本末体,侧重介绍包括迁出省外支派在内的安徽胡氏的顶级名人、名祠、名谱及名墓等。
六、本谱主体,按章、节、目等层次横排纵写。结合安徽胡氏族情,特设“胡氏综述”、“古今名祠”、“谱牒撷精”、“大支名族”、“外迁列详”、“家风文化”、"名贤名企"等章节,以详述安徽胡谱牒史和宗祠文化具有重大影响和地位的人、事、物。
七、入传人物均系安徽省内外胡氏对续谱、编志、建祠、修坟有较大影响的已故为主的人物。除在国内外公认和定评的已故皖胡著名人物有500至800字的图文介绍外,其他人物的传略文字均有相应的上限规定。对于在世的相关人物,根据人物对胡氏贡献、修谱造诣及社会影响等情况,特载其简历予以适当介绍。
八、本谱按目录综述皖胡源流,迁入迁出(迁出部份省外为主,兼及省内)俱顾;民国以前各种版本的宗谱对始祖、始分祖简历记载内容迥异的,以摘要数说并记的方式录入本谱,以求方家适时裁定;市与市间原则上不重复记载;从省外迁入和迁出省外时间不足五十年、人数不足百人的不单列派支编入,在概述中带过。
九、本谱采用规范的语体文记述;除引文和特殊情况外,均使用标准的简化字;书写格式一律自左向右。
十、时间表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采用公元纪年月日,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民国时期采用民国纪年,括注公元纪年,月日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清代及清代以前的时间上限为传说中的五帝时期,采用朝代年号纪年,括注公元纪年,农历月日,用汉字书写。同节目中的同年号,只括注首次出现的年号。世纪、年代,均用阿拉伯数字书写;20世纪的年代,均直书年代。
十一、卷首设画像、示意图及照片专版。其它图、表,随文穿插。
十二、为方便读者补充本谱未曾编入的资料,本谱特在本谱末页设综合补遗表,以补入漏录的胡氏支系、祠堂和谱牒等,以便在本谱修订再版时由编委会酌补。
十三、本谱资料来源时间的上限为公元前舜帝期,下限截止至2024年底。


扫 码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或 微 信 群 ,让 更 多 人 了 解 安 徽 胡 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安徽胡氏宗亲网 ( 皖ICP备10204315号-3 )  

GMT+8, 2025-2-6 01:51 , Processed in 0.085957 second(s), 1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