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安徽胡氏宗亲网 - 弘扬家族传统,坚定文化自信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浙江缙云上宕胡氏宗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1-8 11:10:3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上宕这座千年古村坐落在浙江省缙云县胡源乡,括苍山脉的古方山山麓,海拔500多米,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历史悠久。据《五云胡氏宗谱》记载,宋朝以来就有人居住,宋胡份(bin)创办的“万松书院”其遗址讫今仍在。此外还有始建于清乾隆丁已(公元1737)年的胡氏宗祠,祠中厅有各朝皇帝敕赐的匾,至今保存完好。上宕村还是浙南有名的革命老区,从1939年开始就有人参加中国共产党,1940年便建立了中共地下党支部,成为浙南主要革命根据地之一。
通过查阅《胡氏宗谱》,弄清了上宕村的历史文脉。据皇明永乐辛丑(1421)年编的《五云胡氏履历源流序》记载,“胡姓源本始自舜帝之后,胡公满宗焉,由禹王之封帝子商均于虞城,传裔孙遏父,为周陶正,武王以女配之,生满,封于陈,赐姓‘妫’,以奉舜帝祀,是为胡公,谥姓为胡。其后子孙蕃庶,延及秦始皇”。“胡满之二十四世孙胡高之子胡森,为宋武节大夫,为缙云胡氏始祖也。”[胡森,宋武节大夫,生周显德戊午(公元958)二月初六日,卒于宋天圣庚午(公元1030)十月初三日,字世承,号公恩。

至第五世时,宋司业胡份(bin),字子文,别号嵩山,生于宋康定元年(公元1040)二月初二日,卒于宋崇宁甲申(公元1104)八月初五日。“宋元丰乙丑(公元1085)登进士,其文章气节为学者宗,历官礼部员外,仕至国子司业,文华殿大学士,命守鄱阳。”据《五云胡氏宗谱》载,“上堂(今上宕村)之所以有,乃嵩山先生讳份者建也。公值鄱阳回家,游览于上堂古方山之石龙洞,悬崖削壁,明通开敞,公览不忍舍之,约以二三知友,诗酒自娱,故常隐玩于上堂,则与古方山相对也,坚卧四年而不出也。在这里创办万松书院,以便借境修业焉”。据缙云县教育志记载,胡份在古方山附近上宕村建房造屋,创立较大规模的学馆,名为“尚有堂万松书院”,书院设备完善,藏书充盈,“经史子集,无一不蓄”,并“择士之朴茂,有闻望者为领袖,以率其闾里之后学者居焉。”早晚讲习,互相切磋琢磨。因为全县远近各地纷纷送子弟前往就学,一时文士云集,书声琅琅,文风为之一振。为追念他对本县教育事业的贡献,明朝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被奉祀入乡贤祠,位列首席。至今敕封的“道学正宗”四个金字还高悬在胡氏宗祠的正厅上。

胡氏宗祠的正厅上,还有皇帝敕封的“护国功臣”一匾。另外有“闻乎忾”、“见乎 ”、“    ”等匾。据考证《上堂胡氏家谱》,“护国功臣”是宋朝庆历三年(公元1043)二月十五日下敕命胡渊的。“通议郎胡渊,字源水,行显四,生祥符壬子(公元1012)十二月初十日,卒元祜戊辰(公元1088)十月十一日。累官朝散大夫。宋庆历三年(公元1043)奉敕镇守河南道,加通议大夫兵部右侍郎,掌军民事赋,民养军而民不怨,整军卫民而兵不怼,其治得体,帝甚嘉之。”
胡氏宗祠,始建于清乾隆丁已(1737)年,历经多次扩建,共建祠宇一十三间,工程浩大。胡 于嘉庆丁已(1797)大吕月作的胡氏宗祠记中有详细记述。至今保存完整,大柱、雕龙依旧。但随着岁月的流逝,风雨的侵蚀,祠宇随时有可能倒塌。亟需列入文物类古建筑保护范围,将近300年历史的清代建筑才能保护好。但由于藏在深山,少有人过问,面临进一步破坏。

讫今上宕仍有多幢明清古建筑,人口500多,以胡姓为主。五云胡氏经过千年繁衍,胡姓分布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浙江缙云上堂、茶园头、周扎、黄连坑、黄碧、五云镇、杜桥、瓜园、云塘、渔溪、后胡、紫凤、合胡、胪膛、朱坑等,永康的白沙、川青,龙泉,还有迁徙于福建省崇安等地的。胡氏先祖居官宦者,不胜枚举,在《上堂胡氏家谱》中有仕宦录详细记载。

上宕村还有许多名胜古迹有待考证,如建于清朝的古石桥、石龙洞之谜、仙女洞之谜、在古方山顶建古方塘等;有许多名木古树;有传统地方特色食品——索面、黄花菜、生姜、藩薯干、冻米糖等。

上宕村处于缙云仙都风景区的大洋景区与岩门景区之间,现在已经有公路到上宕村,只要再建上宕村到石上村的一段,即可连通两大景区,也可将千年古村建成旅游区,以旅游的收入来弥补保护经费的不足。还可修建上宕村至黄连坑公路,这样可打通到寮车头的交通,可以拉近缙云仙都风景区到仙居人仙居风景区、缙云仙都风景区至永嘉楠溪江风景区的距离,进一步优化景区交通,促进缙云旅游经济的发展,早日让山区脱贫致富。

分布在浙江省农村的历史文化遗产也许还很多,但由于农村观念落后,交通不便,文化不发达,很多文物还没有被文物保护部门发现,更谈不上被列入文物保护范围,农民文物保护意识谈薄,随时有被破坏的可能,请有关文物保护部门关注像上宕村这样有千年历史的山村,首先要给予保护,让这一历史文化遗产不至于再被破坏掉。由于当地村民贫穷,无力维护,所以在此呼吁要尽快与当地文物保护部门联系,请专家给予鉴定,早日列为文物保护对象,再进行进一步开发,让这一胡氏家族文化财富与关心她的人共享,让千年前的书院今天再现。

扫 码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或 微 信 群 ,让 更 多 人 了 解 安 徽 胡 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安徽胡氏宗亲网 ( 皖ICP备10204315号-3 )  

GMT+8, 2025-2-6 01:55 , Processed in 0.107737 second(s), 1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