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安徽胡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返回列表
查看: 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居] 豪门遗韵——天水南北宅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4-7 17:20:4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豪门遗韵——天水南北宅子
地址: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县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南北宅子-豪门遗韵

  胡氏民居是天水保存下来的最完整的明代建筑之一,是天水民居的集大成者。凝聚了天水民居院落的所有精华,锁定了千年元气,凝固了历史变迁,提升了人文格调,延续了民情风采。走进南北宅子,大观园的繁华、侯门深如海的空旷,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临的感觉,应有尽有。

  胡氏民居也称南北宅子,以路为界。南面的南宅子,东侧一株槐树已经有700年了,主干已经风干,侧枝斜展,枝叶茂密,树荫如盖,古树与古宅相映成趣。风干的老树站在宅院口,品味了“几何絮迷花径,苔上莺帘,庭院春满”的往事,也看惯了多少“晓来风、夜来雨、晚来烟”,高大而苍老的身影和院落“天地揽吾庐”的大气浑然天成。主人胡来缙是明嘉靖戊午科(1558年)举人,历任京畿大兴县令、户部郎中、山西按察副使、雁门兵备道等职,官至三品。
南宅子正厅
  南宅子与其他院落一样,大门在东北角。大门上有“副宪第”三字,是胡来缙请当时的“分巡陇右道右恭政”李国士所题。气势磅礴、笔力雄健,主人显赫的名位、尊贵的身份于笔墨间洋溢。胡氏的垂花门上有康熙皇帝(1669年)的御笔所书的“桂馥”二字,笔法欲露先藏,一派帝王气概;境界豁达辽阔,尽传字外之意。不著于象而尽得一意,只可神知而不可语达的东方思维模式和文化意识尽在其中。的确,精雕细刻的垂花门是建筑在人们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幽灵一样环绕着土族阶层的历史回声。 美国诗人惠特曼在《草叶集序》中有一句话“不在对某事抽象的颂扬,不在凄惋的怨诉,也不在可靠的训诫,而在这些人以及更多别人的生命中,它是在灵魂里。”那浓缩着秦地内韵、隐含着龙的气脉的垂花门,不也是从灵魂深处,把模糊的夙愿形象逼真地刻画出来了吗?
  前院也是四合院,院内布局巧妙,吸收了南方园林建筑的风格,五色卵石组成太阳、八卦、九宫等不同图案,若逢雨霁,穿越于花丛间的小径,色彩斑斓,分外妖娆。多彩的石子绘制了胡氏丰富多彩的生活之路,也绘制了其多彩的人生内涵。院内花草和假山组成天然景色,与出挑的斗口、精致的雀替、隔扇的直棂、脊饰的哺龙相映生辉。空间处处沟通,布景相互穿插,丰富的层次,多样的画布,给人一种山水林泉之乐亦如此的感觉。特别柱子上的如意云头,不施颜色,用圆转流畅的阴浅剔刻出云气的层次,一种云里画里的景色,把浓厚的文人气度体现得惟妙惟肖。狄德罗有句名言“观看别人的画,我们需要一双经过训练的眼睛。”无论雀替上透雕的螭龙,还是栏额上透雕的花草纹饰,笔笔相生,物物相需,笔机与禅理相合,形成天然之妙。虽无南方徽派的精雕细刻,但展现着不同于皇家辉煌、不同于晋商浮华的古朴大气的风格。
  该院有大小建筑13座、38间,四百年沧桑未易其貌。后院有南书房、北客堂、东佛堂、西穿廊,处处有景、处处皆画,与房屋栏额、雀替、耍头等装饰物上琴棋书画的雕工组成诗的意趣和画的境界,虽没有前院大气,但多了一份雅趣.
  北宅子主人是胡来缙的儿子胡忻。胡忻系明万历已丑科(1589年)进士,历任山西临汾知县,工部、礼部给事中,官至太常寺正卿。北宅子的规模要比南宅子的宏大,原建筑平面图略呈正方形,东南设总门三间,门前有一牌坊,上书“太常第”。整个宅院由6个大小不等的三合四合院组成,现仅存东侧主院三进院落的五幢建筑,其余建筑先毁于1950年的一次大火,后又遭人拆改,原貌不可见。
北宅子
  未进门前,横卧于阶前的一对石狮子,一如既往,守护着主人昔日的阔绰与威风,守护着主人在老家扩张的地盘,也守护着一个历史的窗口。越过照壁,便有依依垂柳轻轻的拂动着纤弱的枝条,“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诗境依院展开。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壮观的楼式建筑,垂檐硬山顶式砖木结构,顶上装饰五种不同的动物造型,整个建筑在婆娑柳影中更显得挺拔隽永,楼内柱子和二楼栏板上雕刻的花草、鸟兽、人物等图案,左右相顾,上下相呼,富有对称美;花草鸟兽,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富有生机美;构图精巧、景景相通,富有和谐美;工艺精湛、线条舒畅,富有曲线美。我想起了《国语?楚语》中的一句话:“夫美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雍容华丽的风采经,在人们的视线里,延伸成一道美丽的风景,比天一阁有过而无不及。如今,乡花楼和大花轿已随当年的蛾眉晨妆,飘散于“门前数重阴翠”中,繁体字一样难以品读的木版画“向人犹自诉憔悴”。
  拂去历史滚滚烟尘,把精神追求和品格境界物化成的美丽宅院,以无声的语言诠释着院落主人的文化内涵和兴衰历程。“府仰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于成春”的意象把胡氏的“父子乡贤”和“恩隆三锡”的美誉,以洗炼沉朴的笔调,以意境旷邈的氛围,反复咏叹着兼容并包的汉唐气魄、元明风采,其精神内核早已越过了宅院本身。
  胡氏一族自胡来缙、胡忻之后代有贤人,近代著名学者胡心如、胡楚白;兴办实业、创建天水炳兴火柴厂的胡子瞻;北伐名将胡文斗等。
南宅子杨家楼院
  南北宅子,可称得上天水宅院经典中的经典,其凝聚着的中和之美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几千年的文明,再超越、再夸张,形式的选择总是无法脱离理性的和谐,异化、叛逆的烈焰熄灭为灰烬后,又重新在传统中追寻和回归,这大概就是文化的本来面目吧。

扫 码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或 微 信 群 ,让 更 多 人 了 解 安 徽 胡 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4 下一条

QQ|手机版|安徽胡氏宗亲网 ( 皖ICP备10204315号-3 )  

GMT+8, 2025-4-18 04:00 , Processed in 0.178249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